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AI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产业重构与生产力升级。
“AI投资最重要的是紧跟产业节奏,把握纯度与锐度。”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人工智能ETF基金经理张娅强调,捕捉AI成长红利,不仅要有覆盖全产业链的“广度”,还要有聚焦落地环节的“深度”。华富人工智能ETF既全面布局算力、算法与应用,更通过独特的指数升级机制,在快速演进的赛道中保持弹性。
动态捕捉AI产业节奏
张娅是国内最早一代ETF基金经理,研发了国内首只红利ETF,还全程参与首批跨市场ETF——沪深300ETF的推出。
最近半年,她将精力投入华富人工智能ETF所跟踪指数的迭代升级上。7月,该ETF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完成了全新编制优化,从调频机制到选股逻辑进行了全方位迭代。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半年时间足以出现一轮技术迭代或景气转换。”张娅表示,因此,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的调仓周期从半年缩短至季度。“更紧密地跟踪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这样才能跟上景气变化的节奏,尽可能捕捉到超额收益。”
而更深层次的升级在于“选股逻辑”的重构。张娅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存在大量“混业经营”现象——很多公司既有传统业务,也有新兴业务。如果仅按市值纳入,很可能纳入的是“AI纯度不高”的公司,影响指数表现。
“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提纯,二是景气趋势偏向。提纯,就是优先选择人工智能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景气趋势偏向,是通过成长性、景气度等一系列指标,识别出景气度正在落地的子环节。”
凭借指数的差异化、特色化设计,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华富人工智能ETF近1年回报超过148%;截至9月1日,规模达到73.29亿元,年内增长超280%。
全面但不失锐度
一个全面的指数,是否意味着要以牺牲锐度为代价?张娅认为,由根本性的技术变革驱动的大的产业行情,尤其是产业链覆盖广且复杂的,景气落地往往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比如算力加速后,应用会加速,周而复始,总会有新故事出来,这就是引擎产业或者叫趋势产业的魅力。
据张娅介绍,华富人工智能ETF既覆盖了算力端的光模块、芯片,也涉及了应用侧的AIGC、自动驾驶、游戏、机器人等,但也并未因此丧失锐度。
实现这种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的升级:一方面,在同样高景气的子板块中,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通过提纯和景气偏向的优化,更聚焦产业链中具备高AI营收纯度和景气业绩正在落地的的龙头公司;另一方面,指数可以捕捉到人工智能领域尚未被关注到,但景气默默表现的结构性机会——比如AI在游戏、自动化等软应用领域的落地。“事实上,这些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涨幅不输光模块,只是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张娅指出,创业板因板块限制无法覆盖这些领域,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凭借更灵活的编制方案,实现了更早布局。
“全面不代表业绩一般,而是通过科学的优选和加权方法,把权重分配给景气度最高、纯度最高、成长性最好的环节。”张娅总结称,“这就是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即能全面布局,又不失锐度的核心原因。”
作为全面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指数产品,张娅将华富人工智能ETF定义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懒人工具”。
“A股的上行格局大概率由科创方向引领,而人工智能作为引擎行业,可以说是各类科创子方向的集大成者。华富人工智能ETF是高度集成化的配置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一站式解决选择困难症。”
更重要的是,华富人工智能ETF所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是在纯赛道基础上加入阿尔法,通过季度调仓、纯度筛选与景气度跟踪,持续紧跟人工智能产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