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正如马拉松比赛一样,单年冠军常有,而十年王者罕见。长盛基金副总经理郭堃是一名偏成长风格的均衡派基金经理,他管理的长盛制造精选等多只基金5年净值增长率稳居同类10%~20%分位,跑赢大部分短期冠军。
对于后市,郭堃持明确乐观态度,看好AI、创新药等方向。
行业均衡+成长精选
资料显示,郭堃本硕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曾经在阳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泓德基金任职。
郭堃的投资实力建立在十多年投研积淀与持续进化的能力圈之上。据介绍,从业以来,仅在制造业领域他就参加了上千场调研,对个股的全方位调研与持续性跟踪,成就了善于左侧底仓布局、超精选个股、长期持有、低换手率的基本面投资理念。
为支撑全市场均衡投资的风格,持续拓展能力圈成为必修课。尤其近三四年来,他重点突破了TMT与医药两大成长领域。通过深度研究与团队协作,他在泛成长板块(制造、消费、医药、TMT)已具备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个股挖掘能力,并成功在多个行业挖掘到重仓牛股。
在他看来,团队协作机制是其能力圈持续进化的加速器。作为公司副总经理,郭堃在分管投研工作期间,推动建立多层次的研究讨论体系,高效整合团队智慧,成为他覆盖广泛行业、及时把握变化的重要支撑。
投资中,郭堃“以行业均衡为盾,成长精选为矛”,在稳健中追求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郭堃管理的组合每年都有“中上水平”的稳定输出,积小胜为大胜,复利效应显著。
他自2020年初开始管理基金产品,近5年累计收益率显著跑赢指数及同类中位数,其中,长盛制造精选等多只基金稳居10%~20%分位,跑赢大部分短期冠军。
牛市格局清晰
看好AI、创新药等方向
站在当下,郭堃对市场持明确乐观态度。他认为,市场牛市格局清晰,核心驱动力来自以下三点:
一是坚实的经济底与结构优化:经济底部夯实,结构转型成效显现,虽难回高增长,但健康回升趋势已确立。
二是宽松流动性持续: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与固收资金向权益市场转移的“存款搬家”效应在赚钱效应催化下日益显著。
三是强劲的产业驱动力:AI是此轮牛市的核心引擎,如同移动互联网之于2015年、新能源之于2019—2021年,AI技术从上游算力到下游应用的产业闭环正在形成,将深刻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牛市格局下,郭堃判断行情具有较强持续性,且并非仅为结构性,虽然主导产业领涨,其他领域亦不会缺席。
从中期产业视角,郭堃最看好AI应用、创新药;长期产业视角关注核聚变;短期关注“反内卷”政策是否能带来补库需求。
AI作为核心主线,涵盖通信、电子、传媒、计算机等TMT全领域,是郭堃最为看好的方向,而现阶段投资重心正从上游算力向端侧硬件及下游应用扩散。“AI应用是未来2~3年确定的产业趋势之一。今年仍属于产业培育和导入期,短期行情需要高风险偏好作支撑,中长期确定性将逐步提高。”
他强调,虽然算力链前期涨幅较大,但基本面支撑强劲,业绩高增长可以消化估值,估值处于健康水平,并无整体泡沫。相对而言,AI上中下游在不同阶段表现存在差异,但未来两三年内会协同向上。
创新药(第二主线)是今年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为匹配的强势板块之一。近几年,我国创新药企加速进入收获期,无论是国内获批还是海外拓展均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尽管积累了较大涨幅,板块估值有所提升,但尚谈不上估值泡沫化,后市空间仍然较大。
三是先进制造细分方向:未来能源关注核聚变,当前处于向实验堆及示范堆发展阶段,是继光伏风电后的新一代能源革命方向。此外,机器人、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也值得关注。
四是周期类机会:比如受益于市场回暖的券商(非银金融)股,实质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快递等细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