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两融业务成券商 业绩重要增长点 “以量补价”维持收入增长

来源:电子报 2025-09-08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上市券商两融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以量补价”成为维系增长的关键策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利息净收入196.57亿元,同比大增30.66%。

业内人士认为,头部机构为抢占市场发起的低利率竞争,正将整个行业推向新一轮洗牌。但券商不应盲目以低价抢占市场,而是应通过分层定价、强化风控、优化客户体验等方式,以价值赢得客户。

券商上半年利息收入普遍回升

今年上半年,券商两融利息收入整体实现增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实现196.57亿元,同比增加30.66%,占营收的比重为7.80%,表明两融业务已成为券商业绩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从收入规模看,头部券商凭借客户基础与资金优势占据领先地位。国泰海通证券以31.87亿元的利息净收入稳居行业首位,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分别以20.37亿元、19.40亿元紧随其后,此外,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的利息净收入也均在10亿元以上。

同比增速方面,行业整体表现亮眼。42 家上市券商中,近七成实现利息收入同比增长,其中,东北证券、长城证券、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的增幅均超过200%。

收入增长离不开客户数量的提升。今年以来,拓展两融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已成为各家券商的核心发力点。从半年报披露信息来看,多家券商通过优化业务机制、开展差异化营销、强化科技赋能等手段加速拓客,成效显著。

国泰海通在半年报中披露,上半年净新增两融客户2.64万户,同比增幅达61%;截至6月末,公司两融余额达1809.96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至9.78%,较上年末增加0.61个百分点,稳居行业第一。国信证券则加快拓展量化私募等机构业务及高净值客户,截至6月末,其两融余额同比增长28%,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以量补价”维持收入增长

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信用业务是券商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伴随行业竞争加剧,券商两融利率整体水平已呈现下降趋势。

不少券商从业者反馈,近期两融“价格战”竞争烈度急剧上升,个别头部券商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给出的利率持续刷新行业下限,整体息差已逼近盈亏平衡点。

在此背景下,“以量补价”成为券商维持收入增长的重要策略。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指出,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两融费率同比下滑约10%,但下半年以来两融规模呈现加速扩张趋势,有望实现“以量补价”。目前部分机构通过降低融资比例的方式应对潜在流动性指标风险,以净稳定资金率作为限制条件测算,头部机构的资本实力优势有望展现。

多家券商表示,始终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经营原则,不会单纯以低利率盲目拓展市场。

“两融是中高风险业务,我们主要服务有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适当客户,为客户提供满足市场竞争力的利率,但是,不会一味以低利率去拓展市场。”广发证券相关人士说。

国联民生证券在半年报中表示,今年下半年,将通过精准拓客,并推动分层定价策略,有效延缓利率下行。

中原证券表示,公司两融业务将持续跟踪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工作举措,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细化差异化利率管控,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过低的融资利率可能会吸引一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投资经验不足的投资者盲目入场,他们或许只看重低廉的资金成本,而忽视了杠杆交易放大亏损的巨大风险。”一位经纪业务人士表示,融资融券交易具有财务杠杆放大效应,客户有可能因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也有可能遭受更多的损失,券商更应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强化风控体系,多方面推进两融业务的精细化运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