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多家银行“出手” 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规则

来源:电子报 2025-11-03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近期,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规则,包括将特定分期功能下线、缩减分期期数等。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反映银行正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风险管理,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行业回归本源,走向更合规稳健的发展路径。

多家银行

对信用卡分期业务“出手”

近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将从12月9日起正式关闭信用卡自选分期功能,新入账交易不再进行自动分期处理。公告同时明确,未结清的分期交易不受此次调整影响,用户仍需按原分期还款计划履约,具体应还款额以账单展示为准。

对于下线“自选分期”功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进行优化,该行自7月25日起就已停止支持客户申请开通自选分期功能。

记者了解到,开通光大银行的“自选分期”功能后,持卡消费交易均采用分期还款方式,无论交易金额大小均分为12期,每期按消费金额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近期对信用卡业务“出手”的还有工商银行。10月21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将对信用卡账单分期、消费转分期业务的分期期数进行调整,停办36期(不含)以上业务,调整将于12月5日正式生效。

据悉,此前,工商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最高期数上限可达到60期(即5年),本次调整取消了48期和60期两个选项。换言之,该行信用卡用户最高分期年限调整至不得超过3年。

此外,龙江银行也于6月发布公告称,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该行自6月16日起停止信用卡自由分期业务,已成功申请的自由分期不受影响。

从追求规模扩张

转向精细化管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密集对信用卡分期业务进行调整,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缩减长期分期期数,会让用户对负债成本与还款周期的敏感度显著提升,进而倒逼其理性评估自身偿债能力,减少‘以贷养贷’、过度透支等风险行为,有利于培育健康的消费信贷文化。”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随着居民杠杆率高企和消费贷利率下行,超长分期带来的信用风险与收益错配问题凸显,银行需要通过此举来压降不良风险等隐患。

王蓬博认为,这些举措也反映银行正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风险管理,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行业回归本源,走向更合规稳健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强调金融消费者要“适度负债”,要求金融机构禁止风险诱导营销,以及必须贯彻落实好知情权披露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默认勾选”“自动分期”等方式变相增加消费者负债。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短期或面临一定冲击,其分期业务规模增速可能放缓,手续费收入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将倒逼银行加速信用卡业务转型,摆脱对分期手续费的路径依赖,向数字化、精细化的客户运营模式升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