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走出去”成为企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抢占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主动破除“内卷式”竞争的良方。
香港拥有“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是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通道。为助力内地企业“出海”行稳致远,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出海”专班,深港金融委员会成立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工作组,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不断升级 助力企业出海
深港作为企业出海的前沿阵地,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为了构建更加常态化、长效化、专业化的合作机制,更好解决重点领域实践难题,经深港两地部门商议和筹备,深港金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宣布启动四个工作组,当中包括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工作组。
上周,“金融稳链·丝路领航 融汇全球发展新机遇”深港金融服务企业出海活动(以下简称深港金融服务出海活动)举行,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深圳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等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工作组首席专家代表等授牌;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走出去专委会作为工作组常驻办事机构正式授牌。这标志着深港金融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去”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常态化。
陈浩濂表示,为更好支持内地企业“出海”,今年《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专班,招揽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出海”。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的启动仪式于10月6日举行,于10月14日召开首次督导委员会会议。在专班的督导下,助力企业“出海”的工作将会更深、更广。
他说:“我们会把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就此,我们正研究优化相关的税务宽减措施,目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有关研究。”
陈浩濂还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签署谅解备忘录,创立总金额为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出海”到沙特阿拉伯的企业。未来,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联同香港银行公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等部门,带领银行及中小企业前往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汇聚业界力量支撑“出海”平台发展。
同时,香港不断挖掘专业潜力,帮助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据陈浩濂介绍,今年2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公布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包括逾80家熟悉海外市场及相关会计、税务法规的事务所。该名单会定期更新,为内地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加速其国际化拓展。
香港江苏科创中心落户数码港
随着香港与内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不断推进,香港成为越来越多内地企业进行国际化部署及扩充业务的重要据点。
10月21日,香港江苏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在香港数码港举行揭牌仪式及开幕典礼,香港与江苏将在此前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全新桥梁,引进江苏优秀企业落户香港,推动江苏创科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同时助力香港创新企业对接内地市场。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活动中致辞表示:“成立科创中心,苏港两地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创科产业发展、孕育更多新企业。”
据介绍,科创中心是统筹江苏在港创科网络的核心平台,以服务江苏、连结香港为定位,构建三维智库架构与“五位一体”(空间载体、区域协同、资本服务、人才引育、推广交流)的创科生态系统,助力江苏及高校对接港澳与国际创科企业,推动江苏与香港创科之间的协同作用,从“分散对接”转向“平台化整合”,为两地创科打造交流合作“家园”。
科创中心将紧扣“研发在香港、应用在江苏”及“需求在江苏、研发在香港”双向定位,构建国际化创科孵化与协作空间平台,推动江苏创科成果走向国际。以科创天使基金、QDLP基金、QFLP基金为资本支撑,系统化地构建“五位一体”的两地协同创新模式,将香港的国际创科中心的优势与江苏的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共同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科创中心由苏豪控股集团钟山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在香港数码港使用超过7500平方英尺楼面,作为“展示、交流、孵化、落地”一体化平台,为进驻的高等院校、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场地支持,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及成果展示服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