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政策与科技催生“新共识” 中外资集体看多中国资产

来源:电子报 2025-10-27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孙越

当前,中国资产迎来内外资机构的集体看好。多家机构分析指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形成的叠加效应,正显著改善市场信心,为A股市场注入持续增长动力。

基本面和估值“双重”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外资流入持续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达2.58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一季度末分别增长12.9%和15.59%。

尤其是9月以来,外资机构明显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显示,9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规模反弹至46亿美元(约合333亿元人民币),创下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纪录。多家外资机构预计,这一流入态势有望延续。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未来一年左右,我们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王滢看好中国股市有三大原因:宏观经济企稳态势明显,全球资金对中国政策信心提升;中国创新能力获全球认可,人形机器人、AI等领域进步显著;全球投资人中国股票仓位仍处低位,后续增持空间大。

瑞银财富管理大中华区投资总监及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认为,中国市场受到全球投资人的关注,来自欧洲、拉美、中东的长线资金正在慢慢进入。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表示,维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预期。该团队认为,从中期来看,居民资产配置正逐步向股市转移,这将支撑沪深300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反弹走势。

宏观基本面的改善预期与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成为机构看好中国资产的核心因素。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指出,在工业与出口拉动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实现超预期增长。增量财政资金的落地有望对冲短期需求压力,推动经济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更长视角下,“十五五”规划蓝图为市场注入信心。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表示,未来五年,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将持续提升,政策加码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估值优势同样吸引资金关注。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期。预计到2027年底,关键指数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指出,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和投资者回报制度完善是本轮行情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征,也是A股“慢牛长牛”得以持续的制度基石。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不贵,短暂调整后有望开启一轮修复行情。

中国科技股全球吸引力攀升

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资金积极寻求多元化配置,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使其成为重要投资目的地。

投资配置方面,王滢表示,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的市场波动。

胡一帆认为,AI、能源动力和健康经济(特别是AI与健康结合的领域)是长期投资的三个重点方向。

“中国科技股的吸引力正在上升。”富达国际相关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已建立起领先优势,在政策支持下,科技生态系统有望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监管机构持续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推动企业通过股份回购、增加派息等方式回馈股东。尽管市场已有所反弹,但多数科技股估值仍处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分析,近期大科技板块的股价回调已部分释放仓位拥挤风险。该板块成交金额占比已回落至过去两年均值水平,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有望跑赢“价值”风格。

在配置方面,他认为,创业板当前风险回报比较具吸引力。考虑到市场成交额继续大幅跃升的空间有限,上半年表现突出的部分小盘股进一步扩大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增加。

此外,汇丰私人银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海外企业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拓展中国内地业务,凸显出中国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客户基础是他们看好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中国本土企业家同样对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机遇充满信心,正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内资机构在聚焦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看好部分周期品种行情以及景气度改善的方向。东吴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刚表示,市场风格在四季度会迎来一个再平衡的过程:顺周期风格进入交易窗口期、前期滞涨的方向补涨;科技风格内部迎来“高切低”,行情从上游算力硬件的“一枝独秀”转向泛AI分支的“多点开花”格局。

华安证券认为,成长风格已成为本轮市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最核心的主线,预计其地位仍将持续很长时间;周期风格在四季度景气改善细分领域相对较多,如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化学纤维等,相关机遇值得把握。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