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经历4年多的困难期,海外中国股票基金表现回暖,多只产品近期创出净值新高。
业内机构认为,全球资金正在重返中国,海外中国股票基金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指数下跌超20% 部分产品逆市上涨
晨星投资研究平台Morningstar Direct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海外规模最大的10只主动管理中国股票基金分别为:JPM China A (dist)HKD、UBS(Lux)EF China Oppo(USD) P USD acc、JPM China A-Share Opps C (acc) EUR、Fidelity China Consumer Y-Acc-USD、Schroder ISF China A E Acc USD、FSSA China Growth II USD Acc、Allianz China A Shares AT USD、Fidelity China Focus A-Dist-USD、Mediolanum BB Chns Rd Opp LA、UBS(Lux) ES All China (USD) P acc,规模分别为38.48亿、33.81亿、33.23亿、33.15亿、28.26亿、27.78亿、25.53亿、25.26亿、24.80亿、13.93亿美元。
上述10只产品中,摩根资产管理、瑞银资产管理、富达国际各有2只,另外4只分别来自施罗德、安联投资、首域盈信(FSSA)、Mediolandum国际基金,这些产品均注册于全球离岸基金中心卢森堡或爱尔兰。
数据显示,从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的4年多时间,MSCI中国指数(美元)下跌23.42%,沪深300指数同期下跌13.71%,部分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仍取得正收益。
上述十大海外主动管理中国股票基金中,Fidelity China Focus A-Dis-USD同期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分年度来看,2020年,该基金表现位于同类产品尾部;2021年处于同类产品的第一四分位,领先多数同类;2022年、2023年,继续保持领先;2024年该基金表现位于同类产品的73%分位,落后于中位数。综合来看,该基金的单位净值走势为典型的价值型基金走势。
2021年9月之前,该基金由资深基金经理宁静管理,之后由Alice Li管理。2022年9月,由Nitin Bajaj与Alice Li共同管理。
实际上,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主动管理中国股票基金中,价值风格产品寥寥无几。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维持高增速,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多将中国定义为增长市场,相关基金致力于挖掘成长型机会。
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在Morningstar Direct收录的261只海外主动管理中国股票基金中,Fullgoal China S-M Cap Gwth Fd I1 (USD)、AB China A Shares Eq I CNH等基金也取得正收益。
Fullgoal China S-M Cap Gwth Fd为富国中国中小盘成长基金,该基金由富国资产管理(香港)发行,自2016年设立以来,年度业绩一直位于同类前二分之一;2017年至2021年,业绩表现位于同类前四分之一。
综合来看,过去4年,表现出众的基金多拥有独特的投资方法。例如,富达国际旗下的价值风格基金在熊市中表现抗跌,为净值回撤后转正奠定了基础。再如,融合量化投资方法的联博和荷宝旗下产品,由于组合配置更为分散,净值在回撤后迅速转正。
地缘政治因素和中国经济转型或为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带来新的机遇。地缘政治变化常导致全球股票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基金净值表现。这要求基金经理不仅要有扎实的选股方法,而且要洞察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对股票市场和个股的影响。当前,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发生变化,基金经理需要了解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机遇。
2025年或为转折年
种种迹象表明,海外中国股票基金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市场回暖,全球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市场,有望为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过去4年,海外中国股票基金陷入困难,遭遇大幅资金流出,基金经理的操作遇到巨大困难。即便基金经理有意转换风格调整持仓,也会因投资者赎回而无能无力。因为当投资者赎回基金时,基金经理若计划将资金部署到新的标的,必须先卖出现有重仓股。
好在海外资金流出趋势似乎已经停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情绪显著改善,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逐渐转为流入。
摩根士丹利表示,8月,虽然主动资金仍为流出状态,但幅度为2023年中以来最小。综合被动和主动资金来看,今年前8个月,海外资金累计流入10亿美元。相较而言,2023年海外资金累计流出90亿美元,2024年流出规模继续加大。
共同基金的仓位也证明了这一点。全球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的低配幅度降低。值得一提的是,亚太市场基金对中国从低配已转为超配0.8个百分点。
对于A股当前是否已经过热,摩根士丹利的答案是否定的。该机构认为,零星指标显示,A股热度已经接近去年“9·24”时期,如融资买入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等。但从涨停板公司的数量、沪深300指数看跌和看涨期权的比例等指标来看,仍有明显差距。摩根士丹利认为,本轮行情或主要由境内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驱动,外资和一般散户的参与度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