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从追捧明星经理转向实力考量 新趋势重塑投资者决策逻辑

来源:电子报 2025-08-18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近期,A股市场洋溢牛市氛围,权益基金赚钱效应再度回归。

在市场热度回升的背景下,基金行业的“集体选择”呈现新特征:大面积权益基金实施限购;一批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产品;“去明星基金经理化”导向愈发清晰。

“限购、自购、去明星化”三重趋势叠加,推动投资者决策逻辑发生深刻转变——从过往追捧明星基金经理,逐步转向对基金公司综合实力的理性判断。

重塑基民决策逻辑

“限购、自购、去明星化这三重趋势,正在逐步重塑基民的决策逻辑,推动投资者从追捧明星经理转向关注公司整体实力。”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她表示,去明星化打破了“明星经理=稳赚”的认知,基民开始更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投资能力、长期业绩可持续性(而非单只产品的短期爆发)。限购和自购行为成为基民判断基金“质地”的参考信号:限购被解读为基金公司对策略容量的敬畏和对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增强了信任感;自购则被视为对市场估值或产品策略的认同,尤其在市场低迷期,基民会更关注自购的金额、锁定期,而非单纯看宣传,以此辅助判断长期投资价值,减少因短期业绩排名而盲目跟风的行为。

“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明星经理的超额收益或不可持续,规模无序扩张会稀释收益,而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是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风控能力、策略的纪律性和可复制性。”代景霞表示。

盈米基金高级研究员王泽涵也表示,“明星基金经理”光环弱化,警示投资者需跳出“单一业绩”视角,在选择产品时,除历史业绩外,更要关注投资策略、方向、框架及产品定位等核心要素。

从市场反馈看,这一转变已显现效果。投资者不再追逐明星基金经理,而是将筛选维度放在基金公司综合实力及业绩可持续性上。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行业监管政策的引导效果,也体现了投资理念日趋成熟理性。

应对市场震荡

策略调整聚焦“定力”与“实力”

若市场进入震荡期,当前基金行业策略是否会调整?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策略将随市场变化而动态优化,平台化运作模式是应对复杂行情的重要支撑。

限购基金策略的调整将基于市场实际情况进行。代景霞指出,若市场进入震荡期,基金公司的策略通常会做出调整,限购基金可能会重新开放。在市场震荡期,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态度可能发生转变。若认为市场已处于底部区间,指数进一步向下的空间有限,为了抓住低位布局的机会,会吸引资金流入,同时避免基金业绩受赎回的冲击。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因短期市场过热实施的限购,在市场调整后通常会放宽。

沪上一位市场人士直言,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事异则备变”。在市场震荡期,部分基金公司会根据市场情绪、流动性状况及产品运作情况,适时调整申购限制。基金规模控制在策略容量以内,或者市场流动性改善,基金经理可能会考虑重新开放申购。

平台化模式的优势在应对复杂行情时尤为突出。王泽涵认为,在明星基金经理光环弱化的背景下,平台化模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投资产品选择,这种模式可能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基金公司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相比于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平台化模式对复杂行情有更强的适应性,这种策略大概率不会随着行情变动而有明显的变化。

此外,永赢基金表示,平台化运作模式在应对复杂行情时拥有优势。平台化运作意味着体系化的研究覆盖、多元化的策略储备以及严谨的风险管理流程,能让公司更系统、更从容地应对市场波动,挖掘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结构性机会。无论顺境逆境,强大的平台能力和对投资纪律的坚守,是守护持有人利益、追求长期价值的根本保障。

从追捧“明星”到聚焦“实力”,基金投资者决策逻辑的转变,既折射出行业生态的成熟,也彰显出投资理念的升级。

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业内预计,基金行业竞争将更聚焦投研能力、产品创新与投资者服务,而投资者也将在更全面的考量中,稳步走向长期价值投资。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