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首程控股康雨: 用资本和场景 打通机器人商业化“最后一公里”

来源:电子报 2025-08-18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7月初,港股上市公司首程控股发布自愿公告,宣布旗下首程资本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对炙手可热的宇树科技进行追加投资。

实际上,这家主打停车场和园区运营的传统上市公司,早已布局机器人赛道。除了宇树科技,还投资了银河通用、星海图、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等20多家机器人“独角兽”企业。

首程控股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告诉记者,首程将很快推出“机器人智能4S店”,提供展览展示、租赁销售、售后维修一揽子服务,并在全国布局门店,配合App平台,实现C端与B端的全覆盖,目的就是发挥在应用端的产业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打通机器人商业化的

“最后一公里”

作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管理方,首程控股不仅频频出手投资明星企业,还在应用端和场景化部署上深度参与。从安排机器人进停车场和园区干活,到为医疗机构提供手术机器人租赁方案,再到策划全国“机器人4S店”布局,首程尝试资本和场景两条腿走路,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

据康雨介绍,始于钢铁行业的首程控股在2016年启动改革,一方面剥离钢铁贸易、港口等重资产业务回笼资金;另一方面收购多个停车场项目,试水基础设施业务,引入外部投资者,走上基础设施不动产资产管理的转型之路。

如今,公司旗下业务已覆盖停车场资产、产业园区、REITs及股权投资等四大板块。停车场与园区业务形成的稳定现金流成为首程控股的基本盘,股权投资与REITs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2018年5月,首程控股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投资。旗下新能源汽车基金参与理想汽车B轮投资。随后几年,首程控股又持续对一度处于低谷期的理想汽车追加重注。

在这个过程中,首程控股还为理想汽车持续赋能。例如,2022年为首钢园区内理想汽车总部二期提供“焕新综合体”定制开发,强化研发与制造能力。

2020年7月,理想汽车上市。截至目前,这笔投资让首程控股获得近百倍的超额回报。

在理想汽车等项目上的经历,让首程控股坚定了自己“资本输血、场景造血和生态补血”的投资策略。

在机器人投资方面,康雨介绍,早期公司主要聚焦产业中游——机器人本体及主机制造环节。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意识到,真正的难题不在于有没有机器人,而在于能否让它们在具体场景中稳定、持续地工作。

今年2月,首程控股正式成立首程机器人公司,致力于解决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里的重点不再是“造出机器人”,而是通过销售代理、租赁业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帮助它们“适配场景、进入市场”。

在场景“造血”方面,康雨介绍,公司旗下的停车场和园区资源已经成为被投企业的机器人试验场。例如,近日,被投企业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进驻首程管理的成都环贸ICD停车场,标志着首程机器人生态在智能交通领域又一次重要实践落地,为机器人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康雨曾表示,对被投企业而言,停车场和园区都是机器人天然的试验场,而对首程控股而言,作为一家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商,机器人的介入也会在数据采集和客户触达方面提供新思路。

当被问及为何看重机器人租赁市场,康雨表示,机器人更新换代很快,在医疗、教育、景区展示等应用场景中,租赁比一次性采购的性价比更高。

她举例解释,首程控股投资的盆腔修复机器人能够帮助解决因重大车祸或病症导致的盆腔骨折修复问题。传统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手动修复,而机器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精准地拼接碎片,完成高精度的修复手术。这类机器人一台造价上千万元,对于一家医院来说可利用率并不高,租赁可以帮助医院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目前,首程控股已将机器人应用拓展至市政园林、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机器人租赁服务已经实现了数千万元的营收。”康雨透露。

投资不向下兼容

只投认定的“最好”

在投资决策上,康雨的态度很明确——不向下兼容。“我们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投资性价比而去投资一般的企业,我们只投认定的最好标的。”

去年,首程错过了几个项目,原因并非这些公司不够好,而是在当时,她对它们的认知还没有到位。经过一年的观察,这些企业在技术、市场、团队等方面达到首程的“最好条件”,公司果断出手。

以星海图为例,首程在一年内完成了五轮加码,每一轮估值都高于上一轮。康雨说:“对我们而言,估值并非最大挑战,公司治理能力才是关键。我们不会盲目争抢项目,如果项目不是最优,我们宁可不投。”

在机器人赛道上,首程调整了以往“大额重注”的打法,转而采取“赋能优先”的策略——投资只是结果,赋能才是前提。

除了帮助被投企业实现场景接入之外,还实打实地为被投企业提供“资本输血”(即融资支持)。“首程控股不仅自己投,在过去一年里,还组织了100多场路演,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她说。

今年以来的机器人赛道看似热闹,订单不断,但从公开数据来看,2022年以来成立的10余家明星机器人公司只有少数公司闯进B轮,这意味着企业单次获得大笔融资的概率明显降低,能否支撑“烧钱”的机器人公司坚持到商业化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首程控股不仅出资金,还会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持续支持。“去年,有被投企业遭遇融资期老股东退出、无人接盘,我们基于对场景和团队的信心选择追投,并带动其他资本方进入。”康雨透露。

“我们还会为被投企业直接提供订单。凭借自有的机器人公司和多元场景,我们能为不同需求匹配最合适的机器人,甚至基于本体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多厂商协同的综合方案。”

在“资本输血、场景造血和生态补血”的策略框架下,首程控股投资的多家机器人企业今年以来捷报频传,宇树科技、星动纪元、银河通用等均获得多份订单。

在资本热潮与产业落地之间,机器人行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交汇点。热度带来了资源,也产生了泡沫;场景落地带来真实价值,也暴露了技术与供给的不足。

康雨和她的团队选择站在长期主义的一边——以资本为杠杆,以场景为纽带,用耐心和持续赋能推动产业前行。

正如她所说:“我们面对的是星辰大海,存在泡沫是必然的。但只要方向对,我们愿意承担风险,与行业一起成长。”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