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今年以来,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迎来成立高峰,不仅数量增加,跟踪的指数品种也在持续丰富。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自由现金流指数作为红利策略和质量策略的补充,有望获得更广泛的投资和配置空间。
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密集成立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5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成立,跟踪的指数达到6种。其中,4月和7月是成立高峰期,各有17只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成立。8月以来又有5只产品成立。
从种类来看,除了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外,还有中证500自由现金流指数。
成立规模方面,50多只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中,有10只的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包括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A、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联接A、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A、天弘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A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因素促成了年内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的密集成立。
博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基金经理王萌表示,一是政策驱动,要求上市公司提升分红比例并加强治理。自由现金流作为企业分红的源头,成为衡量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相关ETF产品非常契合政策导向。二是市场环境。避险需求与低利率背景下,现金流ETF因其防御属性成为资金优选。三是策略升级,从红利到现金流的深化。自由现金流策略更关注企业经营本质,能规避会计利润操纵风险,被视为红利策略的“升级版”。
兴业基金指数投资团队负责人、兴业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基金经理徐成城指出,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普惠金融趋势引导下,包括ETF在内的公募基金需要在“策略透明”“风格稳健”“具备长期超额收益”“波动较小”等方面做出更加完善的产品布局,而自由现金流策略在风格稳健和长期收益等方面的历史表现较好,基金公司希望通过布局这类策略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长期回报。
“公募密集布局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的核心是看好权益市场和自由现金流指数的投资价值,具体来说:一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国内经济逐步回暖的情况下,权益市场具备中长期赚钱效应和配置价值;二是相较于传统红利策略,自由现金流策略筛选出的自由现金流充沛的优质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壁垒和管理优势,可以通过将更多资金投向资本效率高的项目,获得更好的回报,形成‘再投资-更多自由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平安自由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钱晶谈道。
“哑铃型”配置
当下,权益市场持续回暖,自由现金流策略如何持续跑出超额收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徐成城表示,自由现金流策略通过行业筛查和因子倾斜加权,在质量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价值和成长风格,所选择的成份股“白马”属性较强,具有较广的风格适应区间,相较于大盘可在长期投资中获得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徐成城指出,未来随着投资者认知的提高以及投资理念的进化,现金流策略将被更多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认可,并作为基础策略进行长期配置。长期来看,该指数作为红利策略和质量策略的补充,有望获得更广泛的投资和配置空间。
“中证现金流指数以现金流比率作为关键的选股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选股属性,更适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该指数偏好配置传统周期制造行业,这些行业商业模式成熟、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凭借相对稳定的营收利润及相对较低的资本开支投入可获得充沛的现金流。”王萌谈道。
从操作层面,王萌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将其与科创等成长型指数结合,进行“哑铃型”配置。此外,还可以将其与债券型基金构建“固收+”组合,获取较好的绝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