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见习记者 纪瑶
富达基金是全球资管巨头富达集团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2023年2月开业,同年4月,旗下首只基金富达传承6个月持有期股票基金成立。
基金成立之初,A股、港股市场均处于低迷期。市场的挑战,令全球资管巨头也倍感压力。
然而,这只基金经受住了考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富达传承6个月年内回报率达15.53%,近一年收益率接近25%,大幅跑赢基准;其6个月、1年、两年收益率均处于同类前列。
谈及这两年多来的投资收获,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顺势而为地理解宏观经济趋势,保持灵活、时时反思是应对市场波动,捕捉优质投资机会的关键。
顺势而为
对政策确定性拥有更大信心
从基金定期报告披露的信息来看,在去年“9·24”行情前,富达传承6个月已进行了明显的调仓,降低了能源、电力设备等高股息板块的配置比例,增配了消费、信息技术等板块,并提升了港股配置,持仓风格从红利股息等防御风格转向鲜明的成长。
周文群透露了当时做出这一调整的动因。“在贸易战、无风险利率下降等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政策。但去年二、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仍然呈现放缓态势。我们判断,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或在酝酿中,当时已箭在弦上。”
此外,基金风格的变化还源于去年三季度增聘张笑牧为基金经理,与周文群共管,二人的投资理念相辅相成。
周文群是一名“质量型”基金经理,偏爱高质量公司。这类公司通常拥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强劲的现金流和显著的成本优势。而且,她比较注重估值纪律,但相较于深度价值型基金经理,她的基于PE的估值更具弹性,组合的进攻和防守更加均衡。
张笑牧长期研究港股互联网企业,投资风格更偏向成长,进攻性更强。
合作伊始,两位基金经理对市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将股票仓位转向偏成长板块。
经历市场波动,周文群的另一个感悟是A股投资需要“顺势而为”,国家政策导向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投资决策来说十分重要。
“过去我一直坚持的是‘自下而上’的投资理念,认为选到好公司,长钱长投便能穿越周期。而一旦遇到宏观环境转向,市场或企业成长的趋势改变,周期可能会长达5年甚至10年。”她说。
“执著而不固执,灵活却不失去方向,注重海内外投资者的差异性。”这是她历经市场磨练之后的收获。
如今,她“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时,时时关注“宏观政策”这根“弦”。她认为,审视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将目光放到至少3年,甚至5年、10年,而且要对经济动能转换中的产业趋势变化有清晰的认知。
但她也强调,在对宏观政策保持敏感性的同时,仍要坚持偏长期投资。“当前国际环境和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高度不确定性。特朗普二次当选后,给市场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但从中更能看到我们的相对优势。相比海外市场,国内的政策环境更为稳定。”周文群说。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带领市场从被动中挣脱出来,给了中国科技很大的“底气”。DeepSeek是过去10年中国在科技人才方面不断积累的一种释放。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周文群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之路,对政策确定性有了更大的信心。
投资新消费公司带来的新思考
周文群投资经验丰富,善于捕捉高质量公司的投资机会。
她介绍,富达传承6个月可通过港股通机制配置港股,在这轮行情中获益颇丰。而对泡泡玛特的投资经历成为她重新审视自己投资框架的契机。
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是港股本轮上涨中的热门板块。周文群透露,富达很早就开始关注该公司,富达国际曾参与其IPO。她在2023年建仓泡泡玛特(基金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基金持有44万余股泡泡玛特,占基金净值比为1.05%)。
该股票为基金贡献了一定收益,达到了她的目标价,于是进行了减仓(基金2024年中报显示,泡泡玛特已不在基金全部持股之列)。
周文群后来反思,认为“错失”了股价爆发。“过去,我卖出股票后,往往不会继续关注。泡泡玛特股价接连创出新高,这让我意识到或许应该调整投资策略,不应该这么绝对。”
对此,周文群与团队讨论认为,泡泡玛特的上涨是盈利增长驱动的,而非估值提升驱动。在因为股价暂时超过公允价值而获利了结后,应当对出售股票的涨幅和盈利继续保持关注,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判断是否重新纳入研究选股池。
外资巨头在海外市场“战绩可查”,然而进入中国市场后,屡遭质疑。
富达基金在中国展业以来,坚持发力主动权益基金。面对海内外不同的市场环境,富达基金投研团队努力打磨更适合国内市场的投资策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从过去两年的投资业绩来看,富达的方法体系辅以对中国市场的洞察,这一投资框架证明行之有效,可助力基金经理更好地捕捉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