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2025年上半年即将收官,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表现抢眼,权益类产品净值增长率最高接近90%。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强势反弹,创新药、新消费、科技等板块涨幅突出,带动相关QDII基金收获亮丽业绩。下半年持续关注港股投资机会,尤其是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等行业的龙头品种。此外,美股科技股、黄金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权益类QDII基金
年内最高涨近90%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可统计的312只权益类QDII基金(只统计初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5%。业绩居前的QDII基金大多为创新药、新消费等主题产品。
其中,由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净值增长率达89.15%,领跑QDII基金。紧随其后的是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和赵蓓管理的工银新经济人民币,年内业绩分别为54.23%、53.16%。此外,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人民币A、南方港股医药行业A、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等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均超40%。
此外,有近20只被动指数型QDII产品年内业绩超40%。其中,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处于领先位置,年内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5.81%和55.75%。
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QDII基金业绩抢眼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港股互联网科技企业股价大幅上涨,带动相关QDII基金净值增长。
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高级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即使有关税政策扰动,也未对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中国科技行业的基本面出现趋势性向上反转态势,主要科技公司经过多年的基本面调整,率先走出低迷期,重拾快速增长;AI的突破性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科技公司的表现。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医药行业,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基本面迎来大反转,创新药出海的数量与金额非常出色,使得长期缺乏投资者关注且估值较低的港股医药股获得了资金的持续流入,涨幅可观。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创新药公司纷纷公布超预期的全球BD数据,进一步打开了投资者对美国药企继续收购中国医药资产的预期。此外,港股在2021年至2023年持续下跌,其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基本面反转,很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冉凌浩说。
关注港股、美股科技股、
黄金以及新兴市场机会
展望下半年投资机会,富国港股通红利精选基金经理宁君表示,当前港股仍处于机遇期,一批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领域的优质标的集中于此。越来越多优秀企业成功出海,其全球化能力尚未被充分定价。从长期维度来看,港股仍处在价值修复中期。当前,互联网行业还处于相对低位,创新药、新消费龙头并未普遍高估,特别是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预期的反转或将为港股提供持续动力。
冉凌浩认为,下半年,港股科技股的投资机会最值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中国资产重估的宏大叙事。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发生明显变化,持续实施的货币政策及房地产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趋势。在此基础上,科技行业崛起更能推动中国资产的向上重估。二是中国科技行业的崛起。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对于我国AI产业应用前景的重估,形成建立在对科技趋势的乐观情绪之上的、自下而上驱动的结构性行情。三是港股科技股的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具有“低估值、高增长”特性。市场预期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公司盈利会有较好的增长。同时,多家主要港股科技股公司的一季报显示其总体业绩较好。而且,当前恒生科技指数的2025年预期市盈率较低,成份股公司的盈利增长有望推动恒生科技指数持续走强。
也有基金经理表达了对美股市场相对乐观态度,认为存在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结构性机会。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基金经理狄星华表示,美股市场有三个关键支撑因素:首先,货币政策周期转向已较为明确,美国市场定价反映年内有1~2次降息预期,明年预计为2~3次,这意味着美股流动性环境将持续改善;其次,美国财政政策出现积极信号,包括金融管制放松,放宽银行持有美债限制和可能的减税政策,形成“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第三,美债市场风险可控,近期政策调整(如稳定币新规)有助于增强市场韧性。
“虽然存在美债收益率波动等短期扰动,以及美股持续上涨引发的对估值的担忧,但考虑到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上升,叠加AI产业红利持续释放,优质成长股仍具配置价值,美股特别是科技板块仍具备结构性机会。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美联储降息节奏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这或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狄星华分析。
深圳一位QDII基金经理表示,下半年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机会:一是美股科技行业。AI技术的持续突破将推动芯片算力、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新的投资机会。二是黄金。在全球地缘政治深度变革与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黄金的配置价值值得关注。三是一些区域性的机会。受益于美元走弱和流动性溢价,港股科技、消费、高股息板块值得关注;东亚及东南亚市场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