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涵盖降准降息、支持资本市场、科技创新融资等多个领域,以及对楼市和出口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多家外资机构表示,此次政策“组合拳”释放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将提振市场信心,对股市债市均是利好。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市场预期
“此次推出的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措施发出了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而且,政策发力的同时伴随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展开,对市场和经济将起到‘1+1>2’的协同作用。”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说。
宋宇表示,去年9月以来,政策对经济的重视和灵活性持续提升。此次政策调整是系统性变化,是领导层在经济“开门红”和股市稳定的背景下,全面加大支持的决策,意义重大。降息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以及稳定汇率均具有积极意义;降低准备金率有助于银行在不降低存款利率的前提下,合理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避免因实际利率偏高抑制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当前的调整幅度虽然较小,但为后续进一步的政策调整预留了空间。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分析,继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后,5月7日金融监管部门宣布了一系列具体的增量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并提振市场情绪。此次公布的措施包括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下调再贷款和PSL利率25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设立新的再贷款工具用于支持消费和科技创新、为房地产市场和出口企业提供更多支持等,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和稳信心政策信号。
安联基金表示,本次发布会落实了此前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适时降准降息”,并就应对外部冲击和稳住楼市、股市以及促进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给出了明确路径。央行降准能够精准有效地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平均负债成本、增加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全面降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推动实际利率水平下降。这些措施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促进国内经济企稳复苏。
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重点关注政策中的“资本市场支持工具整合”。她提到,整合5000亿元证券基金互换便利与3000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为统一额度,有助于盘活工具额度,提升工具的使用效率;提出扩大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若保险资金将其全部投入股市,有望带来超千亿元资金;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央行的“充足再贷款”比发债筹资方式更有效也更充足,体现了政策层为资本市场托底的明确态度。
给股市、债市带来利好
关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宋宇表示,政策调整对权益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缓解了此前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和对国内经济担忧所形成的市场压力。债市方面,预计短期利率可预期继续下降,但长期国债利率的走势不明确。
朱冰倩认为政策支持将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权益市场企稳回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有望成为资金投向的主阵地。目前货币政策已基本落地,后续可能接棒的是财政、准财政等刺激政策,宏观逻辑短期更有利于风险资产表现。下一阶段,资产定价比较关键的是财政政策力度以及中美经贸会谈的进展,在这两个因素未明确之前,风险资产表现应不会差。
对债市来说,降息降准是利好落地,短期利率水平窄幅震荡,后市的关键也在于财政政策的力度以及会谈的进展。
安联基金称,在不确定性较强的环境中,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升。当前A股市场正转向价值重估周期,以前沿科技为代表的经济转型取得里程碑成果,企业长期竞争力与盈利前景逐渐清晰。虽然地缘政治、美国关税政策等不可预测事件带来短期扰动,但不会改变整体市场的重估周期。
展望未来,宋宇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尚未出现大幅波动之前就出台,体现了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短期和中长期均对市场利好。政策变化并非一次性的,后续可能继续加码。“在财政、房地产、消费等领域,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促进消费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汪涛预计下半年或进一步降息,并出台增量财政刺激。为应对关税等影响,预计年内央行或将政策利率再下调20~30个基点。此外,广义财政支持(增广财政赤字率)有必要在两会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再扩张1.5~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可以通过新发行特别国债、设立再贷款工具或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等来提供资金支持。“新的财政刺激政策未必立即推出,政府可能需要评估关税的影响,在未来2到3个月加速落实已在财政预算计划中的公共支出,或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再推出新的额外财政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