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受7月通胀压力缓解消息刺激,上周美股主要指数全线收涨。资金借道跨境ETF布局美股市场,纳指和标普500相关ETF年内吸金超150亿元。
不少基金经理长期看好美股科技股成长前景,预计美国可能提前结束紧缩周期,全球优质龙头科技股估值有望快速恢复。
纳指率先走牛
美股跨境ETF吸金155亿
7月美国通胀数据改善,上周美股先抑后扬,主要指数周涨幅达到3%左右。其中,纳指和纳斯达克100自6月16日止跌以来反弹幅度超过20%,双双进入技术性牛市。
大量资金已借道纳指和标普500指数相关ETF布局美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广发纳指ETF、国泰纳指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ETF规模分别为179.17亿份、56.85亿份、57.03亿份和10.64亿份,相比去年年底分别增加了175.66亿份、50.29亿份、32.64亿份和6.39亿份。
即便考虑广发纳指、博时标普500、国泰纳指等ETF今年进行的份额拆分导致份额增加的情况,上述ETF今年以来都获得资金显著净流入。比如,广发纳指ETF去年基金份额为3.51亿份,资产净值11.35亿元,到今年7月拆分前,份额为33.29亿份。7月4日拆分后,份额由141.48亿份增至8月12日的179.19亿份。以成交均价估算,今年以来该ETF合计吸金超122亿元。
国泰纳指ETF在去年底时份额为6.56亿份,1月12日拆分前为7.14亿份,1月13日拆分,份额自35.68亿份增至8月12日的56.85亿份,按照成交均价估算,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入接近20亿元。
不过,年内成立的新ETF则多出现缩水。
看好美国科技股长期成长空间
展望后市,不少QDII基金经理对美国市场持乐观态度,对美股科技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更为看好。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经理李湘杰表示对美国市场保持乐观。“美国通胀高企,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缩表。但美国经济并没有衰退迹象,股价已提前反映了负面因素,标普500的估值回落到历史均值之下。”
李湘杰称,长期看好美国科技的成长前景。比如美国互联网公司、半导体板块,以及以SaaS为主的美股软件板块等。“在化石能源供给受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全球能源自主独立的趋势更强,看好光伏和风电在全球整体能源份额的加速提升,同时也看好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广发纳指ETF基金经理刘杰表示,对于美股科技龙头企业,市场关注的更多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以美国纳指100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依然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从数据来看,根据彭博的预测,美股科技巨头盈利增速仍将十分强劲。在现有加息预期与市场充分沟通的趋势下,以及美联储较好把握加息节奏的前提下,从长期角度看,美股科技龙头的二级市场表现可能仍由其基本面情况来决定。
“美国市场是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目的地。纳斯达克100指数作为纳斯达克的主要指数,呈现高科技、高成长和非金融的特点,是美国科技股指数的代表。而科技又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纳斯达克100指数中长期依然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指数之一。”刘杰表示。
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经理乐育涛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并伴随持续地缘政治可能性的宏观背景下,对权益投资整体仍然维持谨慎态度,而原油价格的超预期上涨是主要的投资尾部风险。“在相对收益的维度上,更加看好中国区的股票,理由是相对更加宽松的货币环境和政府的稳增长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新能源是一个可以穿越周期的结构性成长行业,行业内龙头公司的确定性成长值得我们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