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见习记者 王佳霖
公募ETF产品竞争早已白热化,今年更是红海厮杀汹涌。
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行业不仅积极布局碳中和、中药、疫苗等ETF创新品种,更是在流动性上竞争加码,纷纷新增流动性服务商,力度远超前两年。
上百只ETF
新增流动性服务商
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2022年年内共有145只权益类ETF(股票ETF和跨境ETF)新增流动性服务商,为历史高峰。
不仅如此,一些热门ETF密集增加流动性服务商的现象也引发市场关注。如7月份以来8只碳中和ETF陆续上市,各大基金公司快速行动,南方、大成、工银瑞信和招商等4家基金公司旗下品种都增加了流动性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ETF在上市交易之前就宣布增加8个券商作为流动性服务商,也创下单日新增流动性服务商之最。大成也在上市前一日新增3家流动性服务商。
不仅针对碳中和ETF,也有不少权益类基金多次公告增加流动性服务商。数据显示,今年发布增加流动性服务商公告超过3次的基金有5只,其中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发布最多,该基金分别于3月16日、4月20日、5月11日和7月12日共计4次发布公告,增加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为其流动性服务商。
此外,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国泰中证基建ETF、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中国100ETF和嘉实上海金ETF等4只股票ETF,年内均3次发布类似公告。
一位ETF基金经理表示,ETF竞争不仅考验指数标的,更考验基金公司综合运营能力,尤其是ETF的流动性,目前行业头部基金公司对此非常重视,今年以来新增流动性服务商较以往明显增多。
他也表示,一般基金公司会选择重点ETF来增加流动性服务商,尤其是创新品种。而且,由于增加流动性做市商会增加产品成本,各家公司会将资源集中投向需求旺盛、行业相对稀缺、流动性相对欠佳的战略产品,提升产品做市的针对性和市场效率。
超九成权益ETF
有流动性服务商
权益类ETF流动性比拼正在升级。目前,市场中共有652只权益类ETF(股票ETF和跨境ETF),其中拥有做市商的为604只,占比92.64%。2022年初,拥有做市商的权益类ETF为457只,占比为77.79%。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ETF产品的流动性已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今年以来580只股票ETF总成交额为4.77万亿,而2018年股票ETF年度总成交额为1.34万亿元。2019年~2021年三年期间,年成交额分别达到2.6万亿元、5.8万亿元、7.56万亿元,呈现逐年翻倍式增长的迅猛势头,年平均日均换手率三年内也从3.45%提升至6.95%,呈现出攀升势头。
流动性服务商能够提升ETF的活跃度。以股票ETF为例,目前市场中有交易数据的股票型ETF为580只,其中有做市商的股票型ETF今年以来日均换手率均值为7.16%,而没有做市商的股票型ETF日均换手率均值为3.03%。
业内人士表示,密集新增流动性服务商,除行业竞争外,也和去年初沪深交易所均就上市基金做市业务下发通知有关。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表示,目前ETF竞争已进入日热化,不仅需要比拼产品募集规模,更需要比拼产品流动性、活跃度,以及投资者交易体验等,这些都是产品的重要竞争力,并有可能带动规模逐渐做大,因此ETF对做市商越来越重视。
还有人士表示,股票ETF产品的场内价格相对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偏离时,通过增加流动性做市商,可以维持场内价格,并增加这类产品的交易量和活跃度,整体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对券商而言,也可以增加一部分自营资金收入。
不过,也有人士认为,除增加做市商的资金配置,关键还是要推动ETF交易者生态圈搭建完善,让申赎套利、日内波段等各种策略都能顺利、便捷实现,这样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