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持币还是持基过节”,华夏、南方、融通等多家基金公司推出假期理财攻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国庆假期后市场涨多跌少
从历史数据来看,国庆长假后,A股多数时间走势乐观。
南方基金统计了过去10年国庆节后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7个交易日的表现:“开门红”是常态,但波动不可忽视。而且,节后“红包”有大有小,也可能是“空包弹”。
华夏基金表示,一般来说,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导致市场表现不佳。然而,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主要指数往往出现反弹。2007年以来,万得全A指数在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出现上涨的概率达到78%。
“市场牛”还在
上周,市场在高位反复震荡,基金公司让大家“不要慌”:牛市行情仍在。
南方基金从几个关键点出发进行了分析。政策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地产全面松绑、财政提速发力、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经济回暖可期。资金面,美联储降息落地,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外资持续回流。情绪方面,股市活跃,8月中旬以来,A股连续31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资金正在“用脚投票”。“政策+资金+情绪”三重共振持续生效,“市场牛”犹在。
华夏基金表示,A股盘整震荡已有时日,但仍保持长期市场整体向好的判断,即使后续震荡,市场也不具备大幅下跌以及持续走弱的基础,A股中长期走好的逻辑暂未变化。
持币≠躺平
对于持有权益基金的投资者而言,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是否持基过节?
对此,华夏基金建议先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持仓情况。如果基金收益已达到或者超过了止盈目标,可以赎回或部分赎回,落袋为安。如果基金处于小幅亏损或者稍微盈利的状态,而布局的行业或主题具备良好的长期成长逻辑,或者基金风格稳健、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不妨耐心持基,边走边看。
如果持仓基金仍有较大亏损,可先诊断一下到底是基金本身的问题还是所处行业的问题。如果不是基金的问题,华夏基金建议持基过节,制定合理的补仓计划来解套。
融通基金表示,无论持币还是持基过节,都需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市场预期以及流动性需求进行综合判断。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做好各类资产的仓位控制、找到平衡点是关键。
当然,对于“持币保守派”而言,持币并不等于躺平,基金公司建议关注以下几点,做到“人休假,钱不休假”。
第一,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商基金均表示,货币基金是节前可以考虑的优质投资品种。在9月29日下午3点前买入,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共9天的收益。
第二是债券基金。在节前买入债基,假期也有票息收益,最晚上车时点同样是9月29日下午3点前。
第三,配置国债逆回购。操作时机相对复杂:9月29日操作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或7天期品种,均可享受假期利息,其中,1天期逆回购可享9天利息,资金9月30日可用,10月9日可取。9月30日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此时参与逆回购无法享受假期收益,资金实际占款天数为7天,却只能获得1天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