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伴随着证券行业数智化转型、财富管理转型进入“深水区”,证券行业人才需求旺盛。9月以来,各大券商纷纷启动2026届校园招聘,以最大诚意吸引人才。
截至目前,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在内的超20家国内券商发布了2026校园招聘公告,还有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Point72、Jane Street等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也在国内各大高校开启“抢人模式”。
整体来看,财富管理、金融科技仍是券商招兵买马的主阵地,其中,金融科技成为不少券商扩招的重点。此外,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还释放出多个国际业务岗位,涉及投行、财务、风控等业务。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旺盛
选拔要求明显提升
从校招规模来看,相较于去年,头部券商均有扩招之势,如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待招岗位多达100余个,中国银河证券也有近90个。
金融科技岗仍然是重中之重。中信证券的招聘海报上排列首位的就是AI、QUANT和FinTech,其次是产品销售、投行等一线业务岗位。
据了解,相比于往年,中信证券今年对金融科技类岗位的要求提高不少。例如,AI岗要跟踪最新AI技术,并根据业务做相关场景的研发;QUANT岗要用数据模型预测量化投资,FinTech岗负责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平稳运行。虽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理工类专业都能投,但有技术经验和实践项目经历的学生更受青睐。
广发证券则采用“以赛代选”的创新机制,已正式启动“2026届Fintech校园招聘暨Quant & AI挑战赛”,从中选拔“技术大神”。虽然报名时间截至10月24日,但据媒体报道,已吸引了海内外2000多支队伍参赛,前10名可直接获得终面资格。
各家券商的招聘重心高度集中在技术前沿领域。例如,中国银河证券的人工智能岗要求熟悉至少一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Caffe/MXNET等,还要熟悉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常用算法模型;东方财富“金曦计划”的AI金融研究岗明确需要用NLP解析研报文本。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券商不再满足于“卖产品”,而是要“懂客户、会用AI”。金融科技赋能业务,AI分析效率是人工的5~8倍,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引擎。
“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成应届生软肋
高要求带来高回报。据了解,头部券商的量化岗位薪资基本是50万元起步。“如果上手就能写策略,可以谈到百万年薪。”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应届毕业生实在很难遇到。”
上述人士给记者展示了当日宣讲会的相关总结,银行收到的求职简历远高于券商。“银行给出的薪水虽然没有券商高,但招聘要求也没有券商高,还能解决户口。”他说。
头部券商通过高薪“抢人”尚且如此困难,对于区域性中小券商来说,招到合适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一家中小券商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记者,他们给金融科技类岗位的年薪与国有大型银行的薪资持平,但到目前为止,收到的简历寥寥无几。“我们的金融科技类岗位主要是负责App的开发和运维,但与互联网金融和大厂相比,我们的薪资仅仅是他们的2/3左右,学习应用的场景也远不如他们的丰富。”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的《全周期金融科技人才认证培育体系标准白皮书2024》显示,66.4%的金融机构急需人工智能人才,66%的金融机构需要大数据人才,但84.2%的受访企业将“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列为招聘最大难点。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峰表示,“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恰恰是院校毕业生的短板。在他看来,复合能力需要经历长周期的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数学、计算机等专业打好硬核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再学习金融,同时对真实金融场景的理解越早越好,这是院校弥补短板的关键。
田利辉称,教育部已推动产教融合,不少学校也在调整课程体系。未来,“懂金融、会编程”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券商人才竞争的制胜关键,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是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