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9月17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证券私募基金圆桌环节,中欧瑞博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吴伟志,蒙玺投资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骧,思瑞投资创始合伙人、首席投资官李富军,恒立基金创始人、总经理潘焕焕围绕“证券私募发展与最新投资机会”分享了各自的观点。讨论由上海证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基金评价研究业务负责人刘亦千主持。
丰富金融市场生态
刘亦千:近年来,对证券私募的社会价值有很多讨论。各位如何看待私募行业的价值?证券私募前景如何?
吴伟志:这确实是一个“灵魂拷问”。我觉得私募行业要自信。资本市场要健康发展,优质的上市公司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只有优质公司还不够,还要有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私募基金对于丰富证券市场生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是有很大帮助的。
李骧:我们是量化机构,喜欢用数据说话。量化除了价值发现、提供流动性以外,还能平抑波动。A股市场中短期反转因子是比较有效的,也就是说,买入短期下跌的股票,卖掉短期激烈上涨的股票,以此获取超额收益,所以量化可以起到平抑波动的作用。
除此之外,量化行业在技术上还有外溢效果。很多量化机构创始人都是理工科专业出身,对新技术有天然偏好,擅于寻找“硬科技”投资机会。
李富军:金融和技术是相伴而生的,技术突破要靠资金支持,而金融最大的功能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用资金寻找更有价值和更有价格机会的标的。私募机构作为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这本身也是功能的重要体现。
潘焕焕:私募行业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私募是产品创新的“先锋队”,很多具有独创性、引领性的产品都是私募行业率先推出的;第二,私募行业有效引导了长期投资和耐心资本;第三,行业聚集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人才聚集产生能力外溢,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或服务创新。因此,我觉得私募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量化投资与主观投资研究方式不同
刘亦千:近年来,量化投资持续表现亮眼,如何看待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的差异?
吴伟志:我们是一家以主观多头为主的私募机构,但我们也有量化团队,目前有几只量化产品在运行。
周期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对于资本市场周期,很多人理解为牛熊周期,但我们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周期,就是风格轮动的周期。例如,2019—2021年结构性行情中,上涨的股票集中在少数行业,尤其集中在大市值的公司,这种环境有利于主观多头;2021—2024年,中小市值个股跑赢大盘,这段时间量化发展得相对较好。实际上,量化和主观是两种流派,很难说哪种更好,只能说某种市场环境更适合某个流派发挥。
李骧:主观投资与量化投资的研究方式不同。主观投资对某些特定产业有更深的研究,例如消费、新能源等,如果该板块表现特别亮眼,那么相关基金产品的业绩不仅能跑赢大盘,或许还能跑赢板块。而量化研究比较分散,在时间维度、截面维度,靠微小的优势获得超额收益。
此外,主观投资与量化投资擅长的点不一样。主观更擅长研究深度,对于某些产业上下游、技术发展方向、未来走势的研究非常透彻;量化投资完全依靠统计,借助程序化工具提升效率,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资产配置以及风险控制。
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不是简单对立
刘亦千:很多主观私募在拥抱量化。主观与量化应当如何运用?如何看待多类资产和不同策略的机会?
李富军:虽然投资方法不同,但我们的目标都是给投资人提供绝对收益。一个投资方法不会一直有效,一定会有周期。对于我们而言,就是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提高实现绝对收益的胜率,提升投资人的持有体验。无论是量化还是主观,只要能够产生绝对收益的方法论,可以循迹、可以归因、可以不停迭代,就是好的策略。
潘焕焕: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不是简单的对立,要将这两种投资方式融合运用。我们通过量化的方法做了广泛的筛选,用主观的方法做深度决策。目前我们在两个方面较多使用人机结合,比如可转债,用量化进行广泛的数据筛选,形成投资池,再通过研究员分析和公司调研进行主动调整,而且,转债的卖出都是自动交易。在定增方面,通过量化筛选出70多个指标,再通过调研进行二次筛选。这相当于用量化方法做基础筛选,主观来选择重点品种,把握阿尔法机会。
牛市不是只涨不跌
建议投资人分散投资、防范风险
刘亦千:最近几个月股票市场持续走强,如何看待这一轮牛市?未来的走势和投资机会如何,需要防范哪些风险?对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吴伟志:市场从去年9月开始进入上行周期。如果说给投资者建议,第一是要转变为牛市思维,不被宏观经济数据误导,因为宏观经济数据要到资本市场涨上去之后才会得到改善;第二是不要追求完美,不要用“倒后镜”去选择过去一年或三年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买宽基ETF。
李骧:量化基本不做择时,我们是永远满仓。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对产业很熟悉,可以寻找这个行业里独特的标的,来获取阿尔法;如果不具备获取阿尔法的能力,就需要找到具备获取阿尔法能力的机构。如果上述能力都不具备,可以买宽基指数ETF。
李富军:我想从三个层面来讲:一是对于牛市的宏观理解。我们的股东是瑞士第二大银行,他们放弃了北美业务,将战略重心转到大中华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以美元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为主的秩序,未来或呈现弱两极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贝塔的选择非常重要。作为有100多年历史的欧洲私人银行,选择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贝塔,这两年的宏观叙事,包括我们在科技、国力、军事上的突破,让大家对这次“慢牛”充满信心。
二是我对牛市的理解。牛市不是只涨不跌,它是有潮汐的,但总体是向上的。投资者对牛市应当有充分的理解,出现调整时可以适当做一定的减仓。
三是对大部分投资来说,要注意“一个避免,两个尽量”:避免使用杠杆;尽量选择专业投资人,尽量做到分散投资。
潘焕焕:目前A股市场的政策比较友好,流动性相对宽松,再加上估值不贵,我觉得本轮牛市是“行程近半、风景渐佳”,具体投资机会方面,可转债、多资产配置、套利这三个领域都可以关注。
给投资者的建议可以总结为两句话:一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进行多种资产配置;二是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