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今年以来,外资银行业务布局出现明显变化,在收缩网点的同时,加码开设高端财富分支机构,并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在业内看来,当前,中国高端理财市场仍是一片“蓝海”,随着中国中高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张,客户需求也从简单的理财升级至家族信托、全球资产配置等多元化场景,这种趋势的转变为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业务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加快业务格局调整
统计显示,自1994年允许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行以来,已有200多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展业,促进了中外资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带来先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理念。
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展业发生明显变化。监管金融许可证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共有超1900家银行分支机构退出,其中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有34家。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有35家和24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退出,网点格局呈收缩态势。
从退出机构的层级来看,今年退出的34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中,3家为一级分行、31家为支行网点;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关停数量较多,各关停了7家分支机构。
在收缩传统网点的同时,外资银行正加快在核心城市布局旗舰支行与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将高净值客户与财富管理业务确立为零售业务主攻方向。今年以来,汇丰银行(中国)、东亚银行(中国)等机构已在多座一线城市启用旗舰支行,渣打银行(中国)近期在杭州开设了私人理财中心。
高端财富仍是“蓝海”
记者采访多位外资银行人士了解到,外资认为,中国高端理财市场是一片“蓝海”,有着广阔的业务场景和发展机遇,这里将是其未来深耕布局的重要“战场”。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张正驱动财富管理市场步入结构性增长通道。《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4——2025)》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等受托资产年均增速约为8%,截至2024年,总规模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位列全球第二。
对外资银行而言,财富管理是其在华业务的重要板块。2024年,汇丰银行在内地的财富管理投资资产较上年增长61%,并计划进一步扩充客户经理队伍、设立新型财富管理中心、加大数字化与多元产品投放力度。
“高端财富管理是我们目前的业务重心,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加坡某外资银行私行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与以往更多深耕一线城市高端财富不同,我们在向二、三线城市‘下沉’,这些地方对高端财富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看到了非常广阔的机会。”
以往,外资银行的分支网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今年以来,多家外资网点布局向二线城市铺开。例如,4月份,渣打银行合肥分行正式挂牌营业,这是渣打银行9年来首次在国内新开设省级分行;2月份,渣打银行还在湖南长沙开设了门店。
外资银行在华展业正迎来新机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称,当前,客户需求已从简单理财升级至家族信托、子女教育、养老规划、全球配置等多元场景,对专业度与个性化方案提出更高要求。依托全球资源、多元产品和成熟风控,外资行在高端赛道优势明显,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