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随着新兴产业崛起,新生代基金经理也崭露头角,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李子扬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凭借对军工细分领域的精准把握,其管理的大摩万众创新混合净值增长亮眼。展望后市,他继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尤其对军工保持乐观,聚焦军贸、无人化和智能化装备、军工信息化等细分领域。
基于中观比较视角
挖掘高景气产业方向
李子扬采用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聚焦符合经济趋势与时代发展的产业,通过中观行业比较挖掘高景气领域的确定性机会。
对于军工板块,他认为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公司需要“有比较长时间的研发积累,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拓展性”,在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市场份额稳定,且能在主业下游持续拓展的公司,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同时他坚决回避三类公司:竞争格局持续恶化、壁垒低或需求下滑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变动频繁的;管理层与股东利益错位的,夕阳产业也在排除之列。
整体而言,李子扬关注三类成长性机会:技术渗透处于0~1阶段的公司、国产替代处于0~1或1~10过程的公司、景气周期反转的子板块。
谈及回撤,他认为在高波动的军工、科技板块,回撤控制至关重要,“长期来看,优秀基金经理应提高夏普比率,在单位回撤下获取更高收益”。
不过,他认为,完全规避短期波动并不现实,更关注中期趋势,重通过提升研究深度和精选优质公司来应对回撤。
持续看好军工投资机会
关注三大细分领域
展望后市,李子扬认为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预计将持续宽松,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内市场的实际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国内经济位于探底抬升初期,A股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流动性驱动下,科技板块有望相对占优。
从科技板块内部行业比较来看,李子扬认为军工领域未来的景气度占优。“当前军工处于‘十五五’创新加速的前期,基本面处于拐点的第一年,未来两年基本面持续改善的确定性较高。从细分领域来看,三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军贸领域。“去年,国家成立了高级别军贸小组,推动高端现役装备出口,这是此前没有的中长期逻辑。”他认为,军贸产品定价提升,将显著提高相关企业的利润率。目前来看,中东、非洲等地区采购意愿强烈,雷达、反无人机系统等防御装备的订单情况已有所改善。
二是无人化与智能化装备。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凸显无人机作战趋势,“乌克兰计划年产1000万架无人机,说明战场形态已发生变化。”虽然A股直接标的有限,但配套零部件供应商及转型中的传统装备企业存在估值提升的机会。
三是军工信息化与电子领域。“军工的核心是信息化技术驱动,通信、半导体等支撑能力提升显著。”因此,他较为看好具备技术壁垒的上游元器件企业,以及在红外、光纤等领域有长期研发积累、能拓展民品应用的细分龙头。
“这轮军工行情与以往不同,军贸和无人化是新的增量,且行业透明度提升,可跟踪性增强。”李子扬强调,通过中观比较和产业链验证,有望在细分领域捕捉到持续成长的机会。
就整个科技板块中长期机会而言,李子扬尤为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渗透,“AI在B端的应用会更早体现业绩,像美国的一些相关公司年化收入已超过50亿美元,国内未来三五年也会有企业逐步兑现收益。”此外,人工智能程度提升的端侧设备也是重点机会,“类似AI眼镜等交互设备增长潜力较强,这一领域明年或有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