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海富通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江勇,是一位以“均衡价值”为核心理念,追求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的基金经理。他拥有十余年跨市场投研经验,投资始终围绕“均衡”“价值”“绝对收益”展开。他管理的海富通欣利偏债混合基金,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过去3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近3年业绩排名位居同类前2%。
展望后市,他对A股较为乐观,将主要在估值合理、具备长期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领域挖掘机会。
打造平滑的基金净值曲线
作为海富通混合资产投资部的掌舵人,江勇的核心投资理念清晰而坚定:追求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力争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在风险控制方面,我坚持在投资前对各类资产进行风险预算管理,对组合的潜在回撤和风险作出前瞻性评估。”江勇强调。
这一理念在今年4月初的市场波动中得到了验证。3月份,江勇团队判断特朗普政府重提关税政策将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便开始系统性降低组合的权益风险暴露。这种基于“安全边际”与“潜在收益弹性”双重维度的动态优化,使得他管理的多只基金在随后的市场修复中表现强劲,净值迅速回升并创出新高。
江勇将自己的投资风格概括为“均衡价值”,而这并非简单的标签化。“我的投资风格偏向价值,但组合的定义并不局限于红利策略。”在他看来,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综合考量资产的安全边际与潜在收益弹性,寻找企业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合理偏差,而非机械地筛选低估值或高股息标的。他强调企业价值的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定价是否合理是他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
此外,他在投资过程中非常注意严控行业集中度。“投资中难免判断失误,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会放大误判对基金净值的影响,难以维持收益的稳定性。同时,公募基金对流动性的要求很高,高集中度意味着更高的波动风险,可能损害投资者体验。”江勇坦言,行业分散化可能会限制短期业绩排名的爆发力,但可以换取长期的稳健性和更高的投资胜率。
在选择上市公司时,他最关注的是企业盈利状况。在他看来,驱动股价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盈利,相较于估值判断,盈利的确定性更高。对绝对收益产品而言,确定性比短期排名更有意义。因此,他的组合通常呈现“估值水平(PE、PB)低于市场均值,而盈利能力(ROE)高于市场均值”的特点。
看好未来几年的A股市场
展望后市,江勇对于A股市场相对乐观。虽然A股市场已从底部反弹一段时间,但从主要资产性价比角度来看仍偏向权益,看好未来2到3年的股票市场。
对于具体看好的方向,江勇延续其一贯的均衡思路,不押注单一赛道,而是从两个维度寻找机会:
一是寻找各行业中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且具备长期可持续增长潜力的标的。他特别提及医药行业,尽管此前受到政策因素扰动,但当前业绩韧性较强。
二是关注预期过度悲观下的修复机会。比如近期有所表现的水泥、钢铁板块,其实际经营状况优于市场基于短期盈利下滑的悲观预期,且受益于“反内卷”等行业政策优化及供给端改善。
此外,受担忧情绪压制的部分消费资产,也存在基本面修复和估值回归的潜力。“这些因对经济预期偏谨慎而被低估的资产值得关注。”江勇强调,投资中需对这些机会进行动态评估,核心逻辑在于市场处于非理性恐慌时,管理人要能够通过深入研究,识别并布局真正被低估的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