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香港积极审慎探索 RWA代币化可行路径

来源:电子报 2025-08-11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与产业生态。根据币安研究的市场报告,2025年上半年,RWA市场规模从86亿美元飙升至超230亿美元,涨幅超260%。

当前,香港Web3生态圈在政、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下,积极审慎拓展RWA代币化的可行路径。

积极平衡RWA代币化机遇

8月7日,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正式上线发布,并签署首批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该平台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指导建设,以构建RWA开放标准生态为目标,推动建立编码、分类、标识和评价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完善全球RWA金融服务模式,提升RWA产业监管合规的透明性和全球适应性。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代币化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的热点,正深刻改变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全球代币化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2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占全球共同基金及ETF市场的百分之一。这一趋势为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许正宇指出,香港特区政府致力将香港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中心,构建风险可控、创新蓬勃的市场环境,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创造实质效益。香港特区政府将与业界一同探索如何平衡机遇与挑战,推动香港成为Web3.0时代的领航者。

2024年推出的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首批代币化案例中,蚂蚁数科的新能源充电桩RWA项目入选,蚂蚁数科也是全球区块链授权专利持有量最多的企业。

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也已躬身入局。7月17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太保资管香港达成RWA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探索并研发RWA的代币化解决方案。

据透露,中国信通院、蚂蚁数科携手20余家企业牵头制定的实体资产上链技术规范将于近期发布。该内容首次系统性提出数据上链的全流程技术规范,被视作RWA的“类5G标准”。

“万物皆可RWA”是个伪命题

《RWA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篇2025》(以下简称《报告》)于8月7日在香港发布。

近期,关于“万物皆可RWA”的论调引发热议。对此,《报告》指出,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进行RWA代币化,“万物皆可RWA”是一个伪命题。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的资产需要满足价值稳定性、法律确权清晰性及链下数据可验证性三大门槛。

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直言:“过去一年,我们拒绝了很多RWA的需求,包括农产品、红酒、高端名画等。”

蚂蚁数科Web3产品负责人、ZAN CEO张晨光强调,技术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核心是解决问题——实验室里的“炫技”若无法落地,便没有实际价值。

金洲控股董事会主席漆明杨提醒大家警惕两个误区:一是“有区块链的壳就能融资”,事实上,劣质项目难以获得资金;二是认为“RWA融资成本低”,事实上,优质项目的融资成本仅为3%~4%,低于赴港通过RWA融资,能够通过现金流优化、资产增值、客户黏性提升等维度弥补成本差异,才值得尝试。漆明杨强调,合法合规是底线,从业者须培育市场认知,耐心度过行业静默期。当前RWA尚未实现流动性提升、成本降低等目标,需各方共建基础设施。

RWA代币化典型方向

《报告》指出,在技术场景中,RWA代币化完成了链下资产向链上的映射,可为金融、地产、能源、艺术品等行业提供全新的融资与交易手段;在金融场景中,实现传统金融工具的升级;在资本场景中,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渠道;在监管场景中,推动资产合规性验证与市场行为可溯源的监管创新。RWA的核心不止于资产数字化和代币化加速从实物资产到数据资产的转化,更在于构建一套可持续的创新商业模式,让现实资产的价值链向数字空间延伸。

《报告》指出,随着不同资产类型逐步实现链上代币化,RWA应用场景持续扩展,实践中已经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方向,例如黄金、债券、应收账款、基金等金融资产,充电桩光伏等新能源资产,酒店、房地产等不动产,碳信用、数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GPU硬件等算力资产这五类主流资产。

根据RWA.xyz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剔除稳定币后,全球RWA资产总额达255亿美元,私人信贷、美国国债、大宗商品为前三大RWA产品。当前,RWA产品主要在以太坊、ZKsync时代、Aptos等公链上发行。据BCG和ADDX联合预测,到2030年RWA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