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日前,新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发放,44家基金公司获得新增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新增的QDII额度,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元资产配置需求,拓宽收益来源,平滑账户波动,实现更加均衡的资产配置。
记者了解到,存量产品仍是多数公募分配新增额度的主要选择,布局方向相对看好港股科技、美债及非美市场等细分领域。
倾向于分配给存量产品
此次有44家基金公司获得新增额度。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睿远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各获得5000万美元新增额度,其中睿远为首次获批QDII额度;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8家公募新增4000万美元额度;招商基金等19家公司获得的额度在1000万~3000万美元之间。
新一批QDII额度落地后,基金公司将投向何方?记者了解到,很多公司倾向于将额度分配给存量产品,主要是因为QDII基金审批较为缓慢,而且很多存量产品因额度有限而长期限购。
一家获批5000万美元新增额度的公募表示,公司现有的几只QDII基金将放开限额。另一家公募也称,公司旗下部分热门QDII产品单日申购限额低至百元。获得新额度后,多只产品已放宽限制,投资者可更便捷地布局美股科技、港股创新药等优质赛道。另有基金公司透露,将把新额度用于旗下QDII专户产品,布局海外市场。
统计显示,近一个月来有超30只QDII产品打开申购或放宽限购,包括投向美股、美债、商品以及法国、日本、印度等市场的多类产品。
伴随着QDII市场再迎“活水”,在新增资金带动下,多只QDII基金二级市场出现明显溢价,不少产品发布临时停牌公告警示风险。“投资者申购热情较高,引发二级市场波动。”一位公募人士说。
当然,也有公司或发行新品。北京一位公募人士称,QDII额度扩容后,金融机构可发行更多细分策略的产品,投资者可通过这些工具进行更多元化的全球资产配置。
上银基金表示,本次获批新增QDII额度后,公司将持续完善投研体系,扩充升级产品线,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需求。
看好港股、美债等资产
QDII新一轮额度投入使用,会更关注哪些领域?受访业内机构和人士认为,港股科技、美债以及部分非美市场都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我们相对看好非美市场,如日本、德国、越南等,也比较看好美股小盘股,如标普生物科技指数、罗素2000指数等。”沪上一家大型公募称。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下半年,在战术上,美元资产的配置节奏和结构将延续第二季度的态势。首先,科技仍是布局的重心,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变化:一是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进步;二是需求市场的扩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将成为决胜盘。“结合我们之前的分析,贸易战首先解决的是政治家与消费者的利益分配问题,其次要解决政治家与企业家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问题。这些跨国公司将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高级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下半年港股科技股的投资机会最值得关注,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一是中国资产重估的宏大叙事。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发生了明显变化,未来房地产可能不会对宏观经济有明显拖累。在此基础上,科技行业的崛起更能推动中国资产的向上重估。二是中国科技行业的崛起。三是港股科技股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低估值高增长特性。
对于美债市场,上银基金称,下半年美债收益率存在上行动能,有望给投资者带来锁定高息的机会。美联储于今年底至明年初,可能出现降息转向,因此先行布局美债既可提前锁定票息,又可享受未来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
此外,在降息前,“大而美”法案增加的财政赤字推动美债持续发行以及海外投资者对美债的稳健配置需求,共同支撑了美债处于高位且稳定的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