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新资产不断入市 “首发+扩募”驱动 多维度发力公募REITs新征程

来源:电子报 2025-06-30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上市;四年后,全市场已上市68只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底层资产覆盖交通、园区、能源、消费、保障房等核心领域。

经过四年的发展,公募REITs在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公募REITs再次踏上新征程,持续发力盘活存量资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底层资产新类型不断入市、“首发+扩募”双轮驱动,市场各参与方共同发力,协力推动公募REITs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中心、文旅、养老“破冰”

新资产不断入市

今年以来,已有两单数据中心类公募REITs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公募REITs底层资产类型,文旅、养老等领域也在陆续“破冰”。

“新型资产入市标志着REITs从‘盘活存量’升级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引擎’。”招商基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总部资深专业副总监万亿表示,数据中心REITs直接服务于“东数西算”和“人工智能+”战略,支持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文旅REITs推动“文旅+百业”融合,通过盘活景区资产扩大投资,促进低空旅游、冰雪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有利于解决旅游业季节性现金流波动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养老REITs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设施,积极响应老龄化与银发经济需求。

谈及未来新资产扩容之路,瑞思不动产金融研究院院长朱元伟表示,“1014号文”已拓宽了REITs的资产范围,尤其是新资产类别。2024年,消费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REITs陆续“破冰”,后续会有数据中心、文旅景区等更多资产类别的案例出现。

“未来的拓展方向,一是政策文件准入但仍未有实际案例落地的,如养老设施、清洁煤电、铁路、港口、机场、核电、储能、配电网、微电网、充换电基础设施等;二是市场普遍呼吁的,如放开办公楼、酒店、林场等类型的资产准入。”朱元伟表示。

红土创新基金认为,扩容方向可能集中在拉动内需的基础设施(如消费、文旅等)、保证民生的基础设施(如保租房、能源等)、服务经济创新的基础设施(如算力、通信等)。

“目前,在服务国计民生与新质生产力方面仍存在大量的上市资产空白,常态化发行文件中规定允许发行的很多类资产目前均还未申报,未来资产扩容的空间非常广阔。”先锋瑞驰相关人士表示。

“首发+扩募”双轮驱动

多维度发力提高效率

2023年,首批公募REITs扩募份额上市,公募REITs市场正式开启“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数据显示,目前已完成首次扩募的产品达到5只,还有众多产品扩募在路上。

谈及扩募的影响,博时基金首席REITs业务官吴云表示,一是扩募能够使公募REITs产品的资产池得到扩充,有助于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整体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扩募通过收购优质资产,能够显著提升基金的底层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稳定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形成“资产扩容→收益提升→资金流入→流动性改善”的正向循环。

从海外市场看,已经上市的REITs通过扩募实现壮大,是REITs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扩募面临效率不高的问题。

对此,先锋瑞驰建议,明确二次扩募等操作细则、优化审核机制,如借鉴集中反馈、并联审核等经验,进一步明确估值、现金流等核心指标的标准,减少重复问询,缩短项目从申报到上市的周期,以提升审核效率。

“客观来说,扩募的数量、规模和节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可以观察扩募细则如何进一步优化。例如,审核流程优化、扩募方式的多种选择、扩募定价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等层面的优化,均可以提升扩募效率。”万亿表示。

中信建投基金基础设施及不动产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古小平表示,扩募资产仍然面临资产IPO严格合规性和长周期审核问题,因此,建议在资产端构建“培育—注入”闭环,压实原始权益人责任,强化信披制度,扩大募集资金使用范围,允许以Pre-REITs前期投资额冲抵部分返投额度,将Pre-REITs和持有型ABS持有的优质资产纳入公募REITs扩募范围,推动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融资建设。

红土创新基金表示,要突破效率瓶颈,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参考目前已有的模式,建立“公募REITs储架扩募发行”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持续压缩扩募周期;二是尝试推进扩募资产的来源,允许扩募项目来源于多个原始权益人,并尝试直接对其他主体进行收并购;三是继续提高流动性,提高大宗交易便利性,解决机构投资者大额退出难题。

业内人士期待配套政策更加完善

过去四年,公募REITs交出了从“破冰试点”到“两千亿元市值”的亮眼答卷,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合规审核协同难、混合股权发行障碍、资金用途限制等。

中信建投基金基础设施及不动产投资部副总裁张梅分析,当前REITs规则散见于《证券法》《基金法》《基础设施REITs试点通知》等,存在碎片化问题,建议从顶层结构设计形成体系化法规,厘清公募REITs各角色定位,提升协同效率,规范市场行为,推动市场扩容,对公募REITs的培育、发行、扩募以及存续期管理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张梅进一步分析,降低合规门槛的建议旨在提升企业发行积极性,扩大潜在准入资产规模,但这离不开法规建设和投资人培育,更不意味着降低合规管控。在投资者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上,可以允许市场化定价和博弈;在“宽准入”的基础上,强化“严合规”,通过信息披露提升市场透明度,降低投资者风险。

张梅表示,国际上资产混装案例可以作为试点参考,例如,新加坡金管局白名单制度允许REITs混装资产,但非主业态资产需在预先批准的清单内(如数据中心REITs可含不超过15%的配套办公楼)。公募REITs的资产混装推动REITs实现从“基建融资工具”到“资产配置平台”的升级,通过“业态相关性约束+分业态披露+动态调整”三位一体监管框架,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释放混业的战略价值。

朱元伟认为,针对REITs的专项立法确有必要,目前的公募REITs发行审核流程确实对整体效率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希望相关流程可以得到优化。“无论是合规要求,还是对原始权益人的限制、对回收资金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的资产如何混装,都是可以交给市场、由资产方和资金方进行博弈和风险定价的事项,可以适当放宽约束,探索更贴近市场的解决方案。”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