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险企密集发债增资 上半年“补血”近700亿元

来源:电子报 2025-06-30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今年以来,险企掀起“补血”潮。截至6月27日,已有6家险企获准增加注册资本,12家险企发债,合计规模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业内认为,为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挑战,险企需要进一步夯实资本补充,提升竞争力和风险防御能力。同时,随着债券发行票面利率持续下行,降低了发债成本,也使险企发债热情高涨。

险企开启密集“补血”模式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两则批复公告,同意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39.8亿元,由286.63亿元变更至326.43亿元。

同时,同意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12亿元,由29亿元变更为41亿元。换言之,两家险企合计增资51.8亿元。

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6月27日,包括长城人寿、国富人寿、中意财险在内的6家险企获批增加注册资本,合计金额约88.53亿元。同时,鼎和保险、汇丰人寿、国联人寿等多家险企还先后发布了增资及增资扩股计划,合计增资规模超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年初以来,除险企密集增资之外,发行永续债或资本补充债也成为其“补血”的重要方式。

统计显示,当前已经有12家险企发行了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合计发债规模约为603.6亿元。总体来看,年内险企“补血”规模达692.13亿元,同比增长95%。

多重原因促加大资本补充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企密集增资、发债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特别是面对低利率环境,险企需要进一步夯实资本补充以面对潜在的经营风险。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指出,在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险企的责任准备金和偿付充足率持续承压。险企除了利用自身盈利进行资本补充,还需要采取外部的资本补充方式,包括股东增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

“当前,保险行业正步入深度调整和转型阶段,需要通过资本补充来提升竞争力和风险防御能力。此外,‘偿二代二期’政策实施后,对险企核心资本的认定更为严格,叠加利率下行导致的资本消耗加速,险企面临更大的偿付能力缺口。”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正在加快实施,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

有专家表示,资本的注入既能增强行业整体实力,稳定发展节奏,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也能提升资本运用的灵活性,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等优势,进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外,当前,票面利率下行带来的发债成本降低也成为险企发债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债券发行票面利率持续下行,2023年之前,险企永续债利率超过3%,而今年以来,永续债发行的票面利率普遍低于2.5%,险企更有动力发债。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