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2024年的基金销售市场,在跌宕起伏的行情中,基金公司“逆市而动”和“顺势而为”双向发力,一方面坚持布局新品,持续完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优质存量产品持营,提升持有体验。
在具体发力方向上,综合受访公募的做法来看,多家基金公司将营销重点放在稳健的固收产品和最具热度的ETF产品上,力求构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线。在受访机构看来,未来一段时间,被动指数产品或将继续主导基金销售市场。
逆市而动
新发和持营双管齐下
今年,在股债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增长,新发和持营两方面都有收获。
根据中基协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1.51万亿元,相较去年底增长14.16%。就新发市场而言,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有1024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达到10343.3亿元。
不过,同比来看,今年前11月销售情况仍然低迷,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在业内看来,新基金发行成绩处于近几年低点,但能够看到行业在相对弱市中敢于逆向布局,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多家受访公募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调整和优化产品线,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部分公司致力于通过新发填补产品线空白,构建更完善的产品体系。
招商基金产品管理部介绍,公司今年补足了宽基ETF产品线,申报并发行成立了招商沪深300ETF及联接基金、招商中证A500ETF及联接基金,形成A系列宽基ETF产品线。同时,公司发行成立了两只REITs,实现公募REITs战略性破局。
金鹰基金介绍,公司在产品布局上保持攻守兼备策略,在权益、固收大类产品方向上都有所落地。其中,主动权益类产品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主题类产品矩阵;固收类则增加了低波动品类的细分化布局;在传统主动类产品不断完善的同时,公司今年成立了第一只债券指数产品,补齐了产品短板。
另一方面,一些基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强化已有产品线实力,有公司坚持推出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低迷期布局。例如,德邦基金重点布局赛道型产品和主题型产品,包括科技成长主题以及红利主题相关权益基金。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债券市场行情,打造系列品牌。
据上银基金介绍,公司从两方面进行了产品布局:一是从投资者固收投资需求出发,着重加大零售债基产品的布局,新发2只持有期债基、申报多只债券型基金,产品覆盖30天到180天等各期限;二是布局数字经济、国企红利等主题类权益产品,助力投资者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权益市场充满结构性机遇。”上银基金人士说。
国泰基金今年新发产品范围比较广,主动权益、固定收益、被动指数类产品都有涉及,三季度发行的中证A500ETF是重点产品。
除新发外,行业今年明显加大了对存量产品的营销力度。
“近两年基金产品发行斜率放缓,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到发行高质量新品和重点持续营销存量产品上,力争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国泰基金相关人士说。
永赢基金也积极发力存量产品营销。例如,永赢黄金股ETF表现突出,规模从年初的1.1亿元增长到高峰时的18亿元。永赢基金在这只产品上加大营销力度,举办多场黄金股论坛。此外,永赢基金旗下的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也在持营下出现显著增长。
顺势而为
固收和ETF是两大主阵地
从今年基金公司力推的产品类型来看,契合市场风险偏好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固收类基金、以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是公募销售两大主阵地。
就新发市场而言,根据Wind数据,今年前11个月,债券基金是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成立规模占基金发行总规模的近七成;指数基金占比超两成,其中,ETF占比近一成。
再从规模增长情况来看,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股票型基金年内增加1.43万亿元,增幅达50.48%,增量和增幅在所有细分基金类型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货币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指数基金尤其股票ETF规模的大幅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市场股票ETF净值达到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倍。截至11月底,股票ETF净值继续增长,达到2.85万亿元,千亿元规模的ETF产品数量增至6只,存量产品规模增势迅猛。
北京一家公募介绍,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具有替代银行理财产品作用的固收产品成为今年主要的销售抓手,公司前三季度基本围绕固收产品和红利产品展开营销。
国泰基金表示,今年市场整体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注重绝对收益的固收类产品和适应结构性行情的ETF产品受到投资者关注。
ETF是许多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产品。招商基金介绍,今年公司重点布局的是ETF产品。永赢基金也称,非常重视ETF产品,今年上报了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等核心宽基品种,同时在ETF的研发、投资运作、持营、投资者教育方面精耕细作。
作为2024年基金销售市场绝对主角的ETF,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布局价值依然乐观。
国泰基金表示,权益类ETF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一方面,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逐步推进,ETF市场建设不断推进,产品线持续完善,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创新类产品不断涌现,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进程中,ETF产品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使投资者能够共享经济转型红利,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上银基金表示,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产品将会继续受到投资者青睐并实现快速发展。基金公司需要主动拥抱这一趋势,他们将持续加强与银行、券商等渠道对接,加大权益指数产品的布局力度。
展望未来基金市场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权益市场回暖,权益基金仍然是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李燕表示,今年投资者整体偏向债券市场,9月底股市反弹以来,部分资金进行了调仓,债基赎回近8000亿元。权益市场回暖,后期在跨年行情预期下,权益基金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有望形成净值上涨带动基金规模增加、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