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基金经理离职率创24年来新低 平均任职年限达4.7年

来源:电子报 2024-11-18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队伍“人来人往”,截至目前,已有307位基金经理离职,连续四年离职人数超过300人。

整体来看,基金经理队伍保持稳定,人数持续净增长,总数接近3900人。

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和基金公司共同推动下,基金经理队伍整体稳定、离职率呈下降趋势。而公募投研人才的流动,将为资管行业注入更多活力。

连续四年超300人离职

离职率创24年来新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307位基金经理离职,连续四年离职人数超过300人。

从整体数据看,基金经理队伍比较稳定。一方面,从业人数持续净增长,目前基金经理总人数接近3900人;另一方面,离职率逐年降低,近四年离职人数分别为314人、321人、313人、307人,离职率分别为10.79%、9.74%、8.51%、7.88%,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谈及上述现象,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分析,近年来,基金公司在投研一体化平台、投研梯队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基金经理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注册基金经理人数已超过3800人,基金经理的离职比例相对降低。同时,近几年市场震荡,监管要求趋严,基金经理调整职业轨道、自己做私募或者加盟私募的人数减少,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意愿下降。

“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金公司在弱化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更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以及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获得感,使得基金经理短期考核压力有所降低,这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率下降的原因之一。”王铁牛说。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表示,这一现象说明基金公司投研队伍稳定性在不断提高。这可能与基金公司的管理策略优化、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明确,以及行业监管针对性提升有关。整体来看,尽管人员有所流动,基金经理队伍的净增长趋势不变,表明行业发展状态较为稳健。

在离职率逐年降低的同时,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不断拉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4.7年,达到行业历史最高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拉长对做好投资有积极作用。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从基金公司角度,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拉长,投研队伍稳定,有利于基金公司的长期战略得到更好落地执行;而投资者持有时间更长,也有助于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汪璐表示,长期任职的基金经理可以更好地执行长期投资理念,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而提升投资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投资者对长期任职的基金经理更为信任,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忠诚度。

多举措提升公募平台吸引力

近年来,为吸引和稳定投研队伍,监管机构和基金公司都在积极营造有利于基金经理稳定的环境,不断提升公募平台对投研人才的吸引力。

王铁牛表示,监管政策要求基金经理离职后要经历静默期才能从事投研工作,这有助于规范基金经理的离职行为,减少频繁跳槽带来的负面影响,利于基金经理队伍保持稳定。作为基金公司,也在持续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降低对少数核心人员的依赖,客观上降低了公司人员流动对于投研工作的影响。

王铁牛建议,未来基金公司还需要在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管理架构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为投研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投研人员的稳定性。

汪璐表示,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基金公司建立长期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支持基金经理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从而提升平台吸引力。同时,基金公司可以继续优化薪酬激励、丰富职业晋升渠道、打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等,为投研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发展空间。

针对离开公募转向其他资管行业的基金经理,业内人士认为,投研人才的适当流动将为资管行业注入活力。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人员流动为资管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强的活力。人员流动有助于交流不同观点,加速不同投资理念和体系的融合碰撞,迸发形成新的投资体系,促进资管行业多样化发展。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超额收益的来源更加广泛,多样化的投研体系可以更好挖掘投资机会。

“适度的投研人才流动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促进整个行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汪璐称。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