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9月25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4中国机构投资者论坛暨中国基金报十周年庆”在深圳成功举行。来自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各大银行理财、券商、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等机构的领导与专家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焕新出发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共同探讨资管行业如何在守正创新中持续做强做优主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基金报创刊十周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来贺信和寄语。交易所、行业协会等衷心祝愿中国基金报在下一个十年里,讲好中国资本市场故事,持续扩大主流舆论影响力。同时,期待中国基金报紧密携手各类资管机构,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同谱写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新篇章。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基金报正式启动“信心中国·英华万里行”系列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投教、交流等活动的开展,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信心。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各类资管机构积极探索和实践
围绕本次论坛“焕新出发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时卫干发表了开幕致辞。他表示,深圳集聚了一大批金融业头部机构,在管资产规模超过29万亿元,基本接近香港。中国平安已联合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组建了规模为100亿元的基金,其他险资与深圳市合作组建百亿元规模的基金将陆续落地。
在主题演讲环节,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回顾了大资管行业和银行理财行业的发展历程,对公募基金行业规模赶超银行理财行业的情况进行了解析,并提出银行理财行业面临二次转型,银行理财公司要立足客户本源,扎根客户风险偏好,借助多资产多策略打造发展新曲线。
中邮理财总经理彭琨表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党中央为实现“金融强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普惠理财和养老理财发展前景广阔,理财公司大有可为,也任重道远。他建议从产品布局、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客户陪伴、专业管理等方面综合发力,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联证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围绕“财富管理转型助力国际一流投行建设”的话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其中,金融的人民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让客户财产保值增值,最终需要通过财富管理业务实现。
蚂蚁财富事业群副总裁郑艳兰发表题为《数字化金融服务 助力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演讲,通过分享蚂蚁基金在数字化金融服务上的创新实践,她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在降低服务门槛、提升服务可得性和客户获得感,以及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方向。
优化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
持续提升投资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第一场圆桌讨论的主题为“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七位来自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以及互联网财富平台的投研人士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策略,提升投资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这场圆桌讨论由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负责人张青主持,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为汇华理财总经理王茜,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东方红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经理邓炯鹏,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基金投资部总经理綦缚鹏和京东金融财富业务投研负责人冯永昌。
与会嘉宾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的新趋势、投资者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新需求,以及专业投资者在平滑组合波动和提升客户体验方面的方案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旨在探索助力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的有效途径。
第二场圆桌论坛的主题为“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策略”,与会嘉宾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走牛,银行固收类理财、公募债券型基金、券商固收类理财都出现规模的快速增长。固收类投资在今年的低利率环境中,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场圆桌讨论由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院长徐建军主持,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为中银理财副总裁戴赜、华林证券执委会委员蒋健、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轶平、粤开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书晨和长城基金债券投资部副总经理魏建。
与会嘉宾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机构后续发展还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各家机构也在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丰富投资策略等手段,持续丰富固收投资工具箱,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更多报道详见B2~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