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报

长城基金廖瀚博: 匠心独运 铸就均衡成长

2023-12-11 07:30  电子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彼得·林奇曾说,寻找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这是成长股投资的关键。

长城基金的廖翰博便是这样一位致力于寻找业绩增长型企业的基金经理。在他看来,投资回报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盈利的增长,在投资中要积极买入并持有业绩增长潜力大的公司。因此,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优质个股的挖掘中,并耐心陪伴优秀公司共同成长。

作为一位专注成长股投资的基金经理,廖瀚博又是一位不凑热闹、热衷于逆向投资的“特例”,他不会刻意追逐市场热点,而是在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领域中挖掘有变化、有成长性且被低估的品种,在深入研究后买入持有,耐心等待成长的兑现和估值的回归。

坚守风格

在均衡中捕捉成长

研究员入行的廖瀚博,已在投资行业耕耘逾十一载,研究方向覆盖汽车、电器、新能源、交运等多个行业,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功底;通过持续的自我进化、能力拓圈,形成了“泛制造+核心消费+核心科技”的投资能力圈。

用一句话概括廖瀚博的投资框架,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重视赔率和胜率”。

廖瀚博认为,投资回报应主要来自企业的盈利增长,他会事先对市场大势进行研判,筛选出潜力较大的行业,而后在锚定行业的基础上,以商业模式作为切入点,找出上升空间较大、竞争优势较强的优质公司。简而言之,就是从边际角度出发,观察景气度变化,优先考虑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性,赚取公司业绩增长驱动的投资回报,从而分享公司成长的果实。

在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廖瀚博的风格并不极致,不会把精力花在单一赛道或热点的追逐上;他布局的行业既有市场较为关注的军工、电子、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也有汽车、食品饮料等核心消费品板块。

廖瀚博的另一大特质是风格不漂移,而要在轮动特征显著的A股市场里保持定力、坚守风格尤为不易。他把自己定义为慢热型选手,比起被动跟随市场的短期节奏,他更愿意把握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在市场关注度较低的赛道中深入挖掘具有成长性且被低估的品种,并坚持长期持有。

为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廖瀚博的投资体系还在不断进化,这其中既有投资框架上的持续完善,也有交易细节、持仓结构上的不断优化。

同彼得·林奇既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又看重未来增长潜力一样,廖瀚博的选股框架也从基本面的角度出发,延伸到对公司成长性的挖掘,总结起来便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在定量上,他强调一家公司需要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的业绩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加以完善,融入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和公司管理层三个定性指标,从而形成了如今更为完整的六大选股维度,投资上更具全局性思维。

基于这套选股框架,廖瀚博还会在长期主义导向下做取舍,以平衡投资中可能遇到的“不可能三角”(商业模式好、成长性高、估值低);对中长期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阶段性提高估值容忍度。

乐观观市 静待风来

展望后市,廖瀚博认为对市场可以多几分乐观。他指出,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处于筑底回升态势,万亿国债增发传递出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为明年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中美关系趋向稳定,市场进一步向下的空间有限,A股正处在企业盈利、市场预期、公司估值“三重底”区域,可适当把握阶段性反弹或结构性机会。

“在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情况下,我认为明年市场还会以偏震荡为主,投资机会或相对均衡。建议优先选择经济修复下增速、提速和困境反转的行业,积极挖掘中小成长股的增长潜力。”

论及看好的行业或板块,廖瀚博认为,医药作为典型的供给驱动型成长领域,或将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创新红利;而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则将依托AI应用的崛起,在需求逐步回暖叠加国产化率提升的情况下,相关行业有望出现向上共振;此外,处于成长阶段的前沿科技领域也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如卫星互联网、AI、人形机器人等。

在消费领域,廖瀚博较为看好内需提振下的白酒板块,以及今年成为助推消费“主力军”的汽车板块,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国产汽车品牌或将进一步渗透,并有望通过“出海”巩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先地位。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