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无论股权私募还是证券私募,都在积极投资科创板。前者在企业未上市阶段,大力投资具有科创属性的企业,后者则在企业上市后,挖掘科创板机会。
多家受访私募机构表示,科创板含“科”量高、成长性强,“科创”投资中特别关注“核心竞争力”“核心科技”,希望助力国家科技发展。
各类私募积极投身“科创”
对于私募投资科创板的情况,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汪普秀表示,科创板的科创特色明显,聚焦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等“硬科技”行业。不少私募都重点配置了科创板,尤其是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板块。
以成长股投资著称的证券私募运舟资本表示,公司专注成长股投资,科创板是A股各板块当中“成长”标签最为浓厚的板块,因此,非常关注科创板上市企业,并对新股、次新股始终保持密切的关注与跟踪。
股权私募机构在一级市场投资科创企业,并孵化推动到科创板上市。清科最新数据显示,深创投、中芯聚源、中金资本、元和璞华、毅达资本等投资了大量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深创投投资49家,市值高达129亿元。
联想集团旗下联想创投自2016年成立以来就开始投资早期核心科技,主要方向为IoT(包括机器人、AR/VR)、边缘计算、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垂直行业的结合。这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较为吻合。
联想创投表示,公司陆续投资的核心技术企业,如寒武纪、珠海冠宇、中控技术、思特威、杰华特、固高技术、海光信息等纷纷登陆科创板。以寒武纪为例,联想创投从A轮开始连续投资,上市当天开盘市值就突破1000亿元。在科创板助力下,国内半导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链生态不断完善。
近两年,国方创新直投企业中,华大智造、杰华特、慧智微、时创能源连续登陆科创板,上海合晶也已通过科创板注册等待发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投资的底层项目中已有64家科创企业于科创板成功上市,另有3家已过会,22家正在申报进程中。
国方创新表示,优质的科创企业不缺资金热捧,更需要好的长期投资人在更大程度上陪伴、帮助企业成长。国方创新做科技类股权投资,不会将其视作一笔的单点行为,而是按一个个产业链的线条组合编织成立体的面,从而形成优势产业的集群效应,才真正做到了资金链促进产业链,也能通过协同效应更好赋能企业成长为新的产业龙头。
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表示,公司在科创板方面主要在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进行投资布局,目前已有多家公司上市或在会中,未来将通过资金支持、战略指导、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关注核心竞争力
助力国家科技发展
在投资科创企业方面,各家机构虽有不同侧重,但普遍关注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科技”。
运舟资本表示,每个成功的国家、时代背后,核心推动力都是成功的产业突破,科技硬件、智能汽车、创新医药和AI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引领市场的先锋力量,公司也将从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积极挖掘具有投资价值的相关标的。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表示,挖掘科创板投资机会时,会从多维度寻找具有驱动因素的投资标的。了解行业趋势和前沿技术,通过对公司管理层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调研,综合判断投资标的中长期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考虑估值水平是否合理。
保银投资表示,在科创板重点关注半导体、光伏、CXO、专用设备、新能源等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并从多个维度选择科创板公司,一是关注盈利性和财务指标,二是看核心竞争力,三是看估值。
汪普秀表示,在科创板,证券私募主要布局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板块。很多科创板企业研发创新属性强,很多产品尚未上市,如何通过专业性的研究和不断跟踪,预判产品成功的概率以及潜在的市场空间,进而给出合理的估值,对投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股权类机构也特别关注核心技术。联想创投表示,过去几年陆续投资了核心技术公司,主要是半导体和智能制造领域为主。现在也仍坚持布局中国核心科技。曹吉也表示,公司深度参与了科创投资,主要投资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板块。
国方创新表示,公司立足长三角、扎根硬科技,围绕半导体、数字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开展产业投资布局,与科创板的覆盖方向非常契合。科技类投资的演进方向在于产业深度,这在科创板会体现得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