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七家知名私募展望四季度市场: 机会大于风险 关注医药、消费、新能源车等

来源:电子报 2023-09-25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任子青 刘明

2023年三季度即将收官,四季度行情将展开。近期国内政策面暖风频吹,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按兵不动。展望四季度,权益市场能否迎来拐点?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七位知名私募人士,他们是保银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翼虎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余定恒、康曼德资本投研总监叶翔、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东方马拉松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罗骥以及淡水泉投资相关人士。

美联储加息进入末期

国内宏观环境边际好转

中国基金报: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按兵不动,国内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环境发生的变化?哪些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张智威:海外方面,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继续进行资产缩表计划。美国的加息周期应该已经结束,但利率可能在相对高的水平上保持较长时间。最近美国国债收益率逐步上升,可能对全球资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国内方面,央行在8月15日降低了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证监会表示,将推出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发展权益类基金等政策。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宏观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

郑晓秋:来自内外宏观环境的压力正逐步缓解,但四季度仍难言轻松。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进入末期,但未来降息或许比市场预期要晚,高利率水平可能延续较长时间,海外宏观压力仍需实质性缓解;另一方面,国内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后,政策效果体现仍需时间,对于化解融资平台风险、保交楼、资本市场等方向仍有政策空间;基本面初步呈现复苏迹象,市场关注库存周期触底情况。

值得关注的因素有国际油价走势、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变化、国内基本面复苏的斜率等。

寇志伟:有两个宏观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从国内来看,7月以来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政策频出,PPI降幅持续收窄,有利于经济和企业盈利企稳复苏的因素不断增多;二是从全球来看,油价再次涨至高位,资源瓶颈出现,会导致全球金融条件实质性收紧。

叶翔:美联储尽管本月暂停加息,但对未来的预期管理偏鹰,预计美国未来利率中枢保持较高水平,美元保持强势的时间会更长。国内第二次降准,显示需要更宽松的货币环境。中美利差拉大,并且这种状态可能保持较长时间,对资本流动及人民币汇率、股市债市带来一定压力。海外持续高利率水平可能引至衰退或爆雷风险,因此,未来需要关注通胀、就业等重要指标变化,评估高利率状态的终点及降息开启的窗口及节奏。美联储利率拐点的确立有利于缓解全球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预计将给国内经济及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罗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9月保持5.25%~5.50%不变,其强劲的经济数据使美联储官员未来偏鹰派的预期得到了加强,同时,全球权益市场有一定幅度的调整。从数据看,当前国内宏观环境已进入边际好转的阶段,一系列政策在慢慢见效。中美关系、地缘政治风险及房地产销售情况仍是最值得关注的因素。

余定恒:当前属于下行的基本面和政策博弈的阶段。海外方面,美联储虽然9月暂停了加息,但或将高利率延长至2026年,意味着所谓的降息通道比预期来得更迟一些。国内重点关注化债方案以及后续的房地产政策,目前超30城放松限购政策,后续看一线城市限购限价政策调整情况。

淡水泉投资:当前,周期和结构性因素叠加造成部分行业的市场化出清。但一些调整接近尾声,会积蓄下一轮市场和行业成长的动能,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如果只看到调整的尾声,会强化悲观预期;如果看到的是起点,可能会更乐观。当前,积极的力量在不断累积,很多行业依然在成长,特别是一些行业龙头,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还把业务拓展到海外,实现逆势增长,这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

中国经济逐步温和复苏

市场企稳回升

中国基金报: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出台,市场预期政策托底经济,你对四季度的经济基本面如何展望?四季度权益市场能否迎来拐点?

张智威:内需正在逐渐恢复,消费和制造业等领域表现强劲,预计四季度的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恢复。政策的托底作用有助于提振权益市场的信心,投资者对政策支持的预期可能会引导资金流向股市。不过,权益市场的表现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经济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市场流动性等。

权益市场当前处于底部区间,四季度能否迎来拐点,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情绪、公司业绩、全球市场动态等因素,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来观察。

郑晓秋:预计四季度经济将延续近两月的逐步复苏趋势,基本面将继续改善,价格和库存水平逐步触底反弹,市场或能纠正过度悲观的预期。权益市场还将处于震荡筑底回升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具体的拐点时点,这需要内外政策、资金、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的共振,但整体向下风险较低,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叶翔:预计四季度国内经济将在政策托底的进程中逐渐化解房地产及债务风险,恢复对投资及消费的拉动作用,走向温和复苏之路。权益市场在经济复苏进程中,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预计将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推动市场企稳回升。

罗骥: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部门后续也推出减免印花税、规范减持等政策;同时,“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托底政策陆续推出,年中开始经济已出现边际好转迹象。从全球比价的角度看,A股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余定恒: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下,9月房地产销售略有恢复,往后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将显著提振市场热度,四季度回暖可期。在基本面缓慢修复下,四季度权益市场的拐点主要看政策力度。

四季度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密切关注政策和经济发展动态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四季度A股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在投资操作和策略上有哪些想法?

寇志伟:市场对中国经济面临的中期风险挑战正在形成共识,逆周期和结构性的各项政策持续出台,总的来看,四季度A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我们会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

叶翔:四季度机会大于风险,因为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政策超常规扶持,基本面也在积极改善。我们将积极布局、优选标的、逢低买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同时也保持耐心与定力,做好风险管理。

郑晓秋:当前A股市场的向下风险较低,一旦经济修复力度或政策突破关键阈值,将有望带来一波明显的修复。

风险方面,虽然美联储加息趋缓或进入加息周期尾端,但在油价、潜在二次通胀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继续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过市场预期,持续高利率对于风险资产定价的影响要谨慎对待。

张智威:我们对于四季度A股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有更多政策出台。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在投资中保持耐心和长期眼光,采用分散化策略有助于实现稳定收益。

余定恒:四季度依然要看政策力度,权益市场或进行底部确认后迎来震荡修复。整体来看,今年的交易机会大于配置机会,但极致的分化交易机会难以捕捉,投资上要保持定力,切忌盲目跟风。投资策略上,选择有产业趋势的行业,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如汽车产业链和华为产业链,深度研究个股,做好前瞻布局。

深入挖掘细分行业机会

关注医药、消费、新能源车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当前主要看好哪些细分行业和板块的机会?具体如何布局?

淡水泉投资:当前看好的细分行业和板块机会有两类:一类是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均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企业。这类公司除了是国内市场上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外,还契合了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在海外设厂,提升在当地市场的份额及竞争力,拓展新的收益来源。这类公司存在于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等领域。

另一类是那些有能力充分获益于内需市场结构性机会的消费、工业、地产链等领域的优秀公司。国内市场需求稳定、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差异化的高端产品使得这些公司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这些优秀公司已经适应了过去几年经济低增速的复杂环境,形成了竞争优势和足够的确定性,并由此生成基本面的正向积累,可以很好获益于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的机会。

寇志伟:一是继续挖掘高息股的机会。市场对显性的高息股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定价,我们认为一些兼具股息和成长属性的第二层次的高息股可能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

二是看好医药板块中短期被错杀且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个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健康是有长期需求逻辑的板块。

余定恒:中长期来看,可以选择经济下行周期的景气赛道,如可选消费、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刚需以及有海外增长预期的各细分子行业。从中期视角,看好汽车产业链和华为产业链。

罗骥:长期来看,景气度较高的人工智能仍是比较重要的机会,应重点布局真正有业绩的企业。

郑晓秋:近期可以关注数据要素、电子和食品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港股存在较高配置价值

看好高股息、互联网、医药等板块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港股?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张智威:当前港股存在较高的配置价值。从估值水平看,恒生指数处于2002年7月以来的市净率1%历史分位,表明港股整体估值较有吸引力;从资金流向来看,7月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逾600亿元人民币,尽管港股市场近期持续震荡,南向资金却在持续流入,表明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中长期价值持乐观态度;从公司基本面来看,部分港股公司的基本面持续改善,港股市场也汇集了科技、互联网行业以及部分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的龙头公司,这些行业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利好。

寇志伟:港股是对各种负面信息定价最充分的市场,目前海外机构对港股和中概股的配置比例再次回到去年10月低位附近。我们认为四季度港股市场可关注的重点一是高息股,二是医药、互联网等兼具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的板块。

余定恒:港股历来是以外资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离岸市场,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渐进入尾声,港股资金抽离最大的压力周期已过,并且南向资金持续大幅流入港股,未来有望持续成为港股的支撑力量。机会方面,可以关注创新药。

罗骥:目前港股很多细分领域走势并不差,特别是高分红企业及估值便宜的公司。现阶段港股估值已接近前低,因此配置价值十分明显。北向资金是前瞻信号但不是同步信号,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外资大幅流出或流入的情况。只要相信资本市场逐利的,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及估值足够便宜的情况下,外资仍会选择流入。

叶翔:随着美联储利率拐点的确认,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得到缓解。目前AH溢价指数、沪深300/恒生港股通指数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港股通更具性价比、潜在收益更高。预计三季度库存周期筑底、企业盈利增速企稳回升,同时,南向资金持续增加在港股的定价权,以高股息、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标的值得关注。

郑晓秋:我们认为四季度港股有一定机会,因为前期市场出清较为彻底,估值调整相对到位。如果国内基本面修复、国际上风险偏好重新回到新兴市场,则港股有望迎来一波较大的修复。重点关注港股的平台经济、高股息央国企、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机会。

APP 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