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最火赛道又爆发 新能源还能上车么? 六大基金经理最新解读

来源:电子报 2021-11-01 18: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新能源领域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爆发。新能源板块是否将迎来新一波上涨?估值是否高估?投资者应该如何借道基金布局?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天弘基金股票投资研究部制造组组长谷琦彬、国泰新能源车ETF基金经理徐成城、融通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王迪、诺德基金经理谢屹、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石恒哲。

这些基金人士认为,政策面不断加持、基本面良好等因素促发了此次新能源板块走强,光伏、新能车等领域仍有机会。借道基金参与该板块的投资者,要注意基金实际持仓结构,并需要用更长周期去观察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在下行期的业绩情况。

多因素引发新能源走强

中国基金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能源板块又强势上涨,您认为这一波上涨和之前逻辑是否有不同?什么引起近期新能源板块的崛起?

姚志鹏:市场往往受企业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阶段波动是正常的。

近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总体目标和空间。新能源板块是国家战略支持的方向,政策态度相对明确,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必需鼓励的领域。目前新能源产业趋势仍然在快速推进,我们持续看好能源变革下产业链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

徐成城:仅从渗透率变动可以看出,今年新能车板块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此外,中美关系近期出现的缓和迹象也将给整个新能车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分工产业链将有可能会逐步恢复,汽车“缺芯”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中美关系缓和后,今年四季度新能源车的产销数据有可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预计接下来几个月,相应数据仍有不断超预期的可能。

王迪:大主题是政策的不断加持。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光伏风电大基地等更加细化的政策。同时新能源和电动车的基本面良好,业绩尤其是电动车表现靓丽。

谢屹:一是业绩方面,最近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中,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还是比较亮眼的,龙头企业有高双位数甚至翻倍的同比增长。这相比于其他行业还是有相对优势的。其次,是市场资金层面的。资金青睐增长确定甚至加速的行业和板块,导致相关板块股价领先大盘,推动本次上涨的因素中,预期的成份少了一些,业绩的成份多了一些。

石恒哲:新能源车方面,首先,特斯拉三季度的销量超预期代表着行业渗透率继续提升的趋势,行业景气度持续处在高位。第二,虽然三季度新能源车中游股票经历了一轮调整,但很多股票三季报都是超预期的,动力电池龙头三季报也略超市场预期,再次增强了市场信心。第三,当投资者对来年市场看不清方向时,更倾向于去寻找景气度比较高的板块。

除了新能源车,光伏、风电近两个月也有较大涨幅。一方面是因为“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发展空间广阔。另一方面,从平价上网角度,近期风电成本下降了很多,风电正处在可以大范围推广的阶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此外,近几个月来,机构资金增配新能源板块的趋势比较明显。

新能源领域

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新能源的走强是一波反弹还是新一轮行情开始?未来两三年的投资价值多大?

姚志鹏:新能源领域的走强是全球范围的趋势。“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形成全球共振上行走势。每一个月以来,国内和全球的渗透率都在持续超预期提升。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

预计未来,新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

徐成城:中长期看,汽车向电动、智能方向变革趋势明确,特斯拉引领全球浪潮,主流车企加速推进升级。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正加速走向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谢屹:我们还是持续看好这个板块与行业的。政策上对这个行业比较友好,这点非常重要。这种机会是长期的,我们认为,跨时代的投资机遇,是可以持续的。

石恒哲:未来三年新能源车、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增长,渗透率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所有供应链公司都将受益。另一方面,今年是周期品价格高点,明年预计成本端有所收敛,今年成本端受损的新能源公司明年预计将有所恢复。

看好动力电池、锂电设备、

隔膜等机遇

中国基金报:不少人士认为,未来新能源板块会明显分化。明年在新能源板块的细分领域,哪些更值得布局?

姚志鹏:我比较看好新硬件终端汽车行业电动化和电子化的机会,同时看好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机会,以及在这个背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锋企业。

徐成城:整体来看,限电政策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较小,但正负极由于行业高耗能特点及地域分布受到限电限产的影响较大,高于其他电池材料环节和电池环节。锂电下游需求持续高景气,10月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叠加限电影响基本消除,头部厂商排产再上台阶,环比增5%左右。成本端看,电价上浮对负极石墨化成本提升影响最大,其余环节电耗占总成本比重较低,电价上涨对成本影响较小。锂电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供需偏紧,预计三季度排产提升叠加涨价的利润弹性体现,盈利能力好于预期,龙头业绩环比再增20%。三季度二线电池企业已涨价,四季度电池涨价预期强烈,电池环节盈利底部已过,看好龙头企业业绩增长。

王迪:今年走量逻辑的公司被材料成本上升有所压制,明年年中后预计材料产能释放会缓解供给紧张局面,走量逻辑的公司更加占优。看好动力电池、锂电设备、隔膜。

光伏风电更多要研究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部分细分环节如硅片新进入者过多。可以关注盈利触底的细分环节,如光伏支架,电池片,还有格局稳定的逆变器。

石恒哲:新能源板块的产业链较长。新能源车的上游资源方面,稀缺性比较强,更多基于公司自身的产量去分析。中游板块行业格局比较清晰,电池、隔膜等企业,都有较高的壁垒,弯道超车比较难,龙头企业有很大机会。还有就是一些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的龙头,我们将密切关注销量,如果销量能放量的话也是看好的。

如何布局新能源主题基金

中国基金报:投资者借道基金参与新能源投资,你认为适宜布局主动权益基金还是被动基金?应该如何筛选?

徐成城:投资者可以考虑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主动权益类产品适合想要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借助专业人士获取收益的投资者;行业ETF指数产品可以很好覆盖本行业内主流上市企业,使得投资者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较好跟踪行业本身的发展方向。

而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基金产品,选择行业和主题类的产品的时候,如果行业本身波动性比较大,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有一定风险的。

谢屹:我们觉得主动型的基金会好一些。被动的投资通常不会深究基本面,而是根据一些指标,比如市值、流动性等的排序来构建指数。这里就会有比较多的不确定性。短期受到资金追捧的,但是没有业绩的个股是有可能被纳入的。但是这些个股会拖累指数。当然,指数都会有一个再平衡的过程,每个季度或者年度会更新股票的构成,届时可能走得糟糕的股票最后跌回去了,然后被剔出了指数。但是这是滞后的,是市值已经缩小了才被剔除出去的。因此主动管理还是有优势的。关键看这个产品能否长期超越比较基准。风险可能在于估值,因为现在板块里的个股估值普遍还是有比较大的溢价,因此这比较考验选股者的能力。

王迪: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差异现在并不大。核心是耐心等待调整后买入并长期持有。另外建议投资者用更长的周期去观察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在下行期的业绩情况。

谷琦彬:通过被动基金参与新能源投资的好处是基金产品比较透明,但波动较大,且对投资者择时有一定要求。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重仓新能源的主动权益基金,但重仓单一细分行业可能导致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如果想要避免基金产品波动过大,可以关注长期研究投资高端制造领域、配置较为均衡的基金经理。事实上,站在整个顺周期和制造业看投资机会,除了新能源,军工、“碳中和”等方向也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石恒哲:投资者借道基金参与时需关注持仓结构,具体来看就是该基金布局的是光伏、风电、核电还是新能源车。长期来看新能源车比较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因为是政策支持的行业,车里又分上游、中游、下游,具体选择基于基金经理的判断。中游个股估值偏高一点,上游个股的周期性强一些,都具有各自的一些风险。投资者应深入研究基金具体投资方向后慎重选择。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