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深圳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见习记者 杨晨
5月27日,记者从深圳市委金融办获悉,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富海)近日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据悉,该项目是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后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彰显了“深圳速度”与“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
创造多项“之最”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深圳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证监局、福田区等相关部门,以及国信证券、中债信用增进、高新投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经过近两个月的协同推进,成功支持东方富海落地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项目,计划发行总规模为15亿元、期限为15年的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创投基金出资及置换等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项目,该项目在发行总规模、发行期限方面均创下新纪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债券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定向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创业投资是连接风险资本与产业的关键枢纽,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而“募资难”是创投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创投机构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金的积极性并不强,主要是存在自身评级较低导致发行利率高、债券期限与基金期限错配、担保额度低且费用高等难点、堵点。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此举无疑为创投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增信措施为项目落地提供关键支持
“深圳经验”可推广
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采用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为东方富海“量身定制”的增信方案,成为项目成功推出的关键。为此,项目各参与方在方案设计上深入沟通、积极探索,创新使用政策性支持工具。这一创新设计精准契合央行的政策导向,既体现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对深圳发展的鼎力支持,也彰显了国信证券、高新投等深圳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深圳,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宣示意义。央地协同的增信机制与投资机构的积极支持,有效打通了民营创投机构融资的难题堵点,极大地提升其融资能力,为深圳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宽中长期资金供给渠道。同时,该项目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深度融合的充分体现,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未来,深圳将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项目路演广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5月9日,东方富海作为民营创投机构代表,参与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办的“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并进行现场路演。活动吸引了科技创新债券相关发行人、主承销商、投资人等百余家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
活动现场,投资者对东方富海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据了解,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已提前与总行沟通投资要素并推动内部审批流程,为认购项目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央行推出政策,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有利于将更多长期、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债券资金引向科技创新领域。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