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新亮
近日,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发布题为“科创板设立六周年:制度创新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实践典范”的研究报告。其认为,2025年科技场景接力爆发,政策层面全面覆盖,为科创板构筑了良好的中长期成长基础,当前时点既是制度改革的关键窗口期,也可能是战略配置的起点阶段。
过去六年,科创板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选项目、围绕关键技术设标准、围绕市场机制建制度”,在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强化资本与科技要素对接方面成效显著。制度层面,首创“五套上市标准”等,支持未盈利但有潜力的企业上市;治理机制上,率先引入市场化机制等,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先锋示范区”和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关键抓手,展示了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制度自信。
科创板自2019年7月开板以来累计上市企业数量已达589家,累计融资规模达到9257亿元,成为A股市场中作为科技创新融资主阵地的重要地位。2023年至今,科创板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5.56%,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75.56%。科创板不仅在持续吸引高科技企业上市,还在推动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将为我国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徐驰表示,近两年来资本市场政策力度明显加大,且更加注重支持科技发展。资本市场政策方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与央行均针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导向与深化科创板改革导向下,科创板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
“坚定服务战略科技力量,科创板使命仍在持续深化。经过六年建设,科创板已初步构建起与科技创新企业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与市场生态,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徐驰说。
面向“十四五”后期和更长远的发展阶段,科创板将持续围绕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成长,聚焦打造一批“能攀登、敢创新、愿长跑”的优质科技企业。
徐驰认为,2025年科技场景接力爆发,政策层面全面覆盖,为科创板构筑了良好的中长期成长基础,当前时点既是制度改革的关键窗口期,也可能是战略配置的起点阶段。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周期中,科创板有望成为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的重点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