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人形机器人是近一年最火的赛道之一。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沈成表示,随着特斯拉新一代机器人定版临近、国产龙头企业IPO推进、养老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利好逐渐释放,机器人板块将迎来继年初之后的第二波主升浪。
超预期的发展和催化
最近一年多,人工智能领域各项创新技术频出,人工智能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领头羊”。
自去年“9·24”行情启动以来,截至今年9月30日,聚焦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A的净值增长率达到218.68%(同期基准涨幅为36.62%)。
沈成指出,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提振是强势行情的基础。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根本原因在于产业自身不断有超预期的发展和催化。去年四季度之前,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还仅局限于特斯拉的产品。随着华为、宇树科技等国内大厂相继推出“拳头产品”,行业开始呈现中外并进的格局。
今年一季度,受到几大关键事件驱动,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势:特斯拉机器人未来3年量纲指引出炉、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突破带来人工智能资产重估、国产机器人在春晚等重磅场合亮相等。不过,今年3月中下旬至8月底,机器人板块进入相对滞涨期,主要是受到特斯拉二代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采购暂停等负面消息影响。“那段时间,机器人更多是受到人工智能板块整体贝塔行情拉动,其自身产业的催化是欠缺的。”沈成谈道。
机器人板块行情在8月底迎来转折。随着特斯拉三代机器人即将定版、宇树科技启动IPO等事件陆续落地,机器人行业迎来新的催化剂。“这一波的产业信号强度或仅次于今年年初。这些产业驱动因素标志着机器人从研发阶段走向量产前夜。”
投资重点应放在制造环节
对于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沈成遵循先制造后应用的顺序。他表示,目前机器人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真实需求。因此,投资重点应放在制造环节,包括整机、关节模组、灵巧手模组、小脑控制器、电机、减速器、丝杠、传感器、轻量化材料、身体结构件等。
沈成介绍,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在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同时,也将适时进行仓位控制和标的调整。仓位控制往往取决于产业发展节奏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如果市场预期在一段时间内快速提升且显著超过了后续产业可能达到的进展,需要适当减仓以等待市场预期的下调或产业进展的追赶。而投资标的的调整,既要考虑产业链的重要边际变化,也要考虑相关标的未来的潜力市值空间,综合考虑弹性、确定性、细分行业壁垒、公司竞争优势等因素来做调整。
对于机器人这类“从0到1”产业的估值,沈成认为远期贴现模型更为适用,即以远期销量为假设,推演行业规模化量产时的市值空间,再贴现回当前,以判断标的估值是否合理。在他看来,这个方法在理论上是科学的,但参数假设主观性偏强,因此估值水平要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他坦言,这也正是机器人投资“机遇与波动并存”的原因之一。
与外界认为应该着重参与“从1到10”的产业投资机会的观念不同,沈成认为机器人行业“0到1”的阶段也有不少可挖掘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机器人行业未来有望达到万亿元级规模,大概率将涌现一批千亿元市值的公司。“投资者不一定要等到产业完全发展成熟才着手布局,无论是“从0到1”还是“从1到10”的阶段,都蕴含着不错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