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科创板“1+6”新政落地: 破冰资本困局 浇灌“硬科技”未来

来源:电子报 2025-07-21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及六项配套业务规则(以下简称“1+6”新政),在科创板开板六周年之际,在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程中落下关键一子。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套酝酿已久的政策“组合拳”精准支持技术有突破、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创新,直击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融资痛点,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优化上市标准、强化投资者保护等系统性设计,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开辟资本通道。

科创板成长层落地

制度包容性再升级

《科创成长层指引》等配套业务规则发布,市场期待已久的科创成长层正式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1+6”新政的落地,不仅是对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限制的一次松绑,更是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跃。成长层的设立、第五套标准的扩容、专业投资者的引入,共同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冯波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蓬勃发展,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设立科创成长层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华安基金首席指数投资官、总经理助理许之彦看来,科创板此次深化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与迫切的战略需求。“科创板为未盈利企业开辟了通道。但伴随科技周期拉长与产业迭代加速,制度短板逐渐显现:部分未盈利科技企业受制于传统盈利门槛,资本支持不足;技术突破型企业面临过早披露的商业风险;投资者对未盈利标的识别能力有限,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他认为,“1+6”新政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优化审核机制、强化投资者保护等多层次制度设计,旨在系统性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信息披露风险高、市场效率不足等痛点,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

永赢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经理储可凡直言,此次改革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资本市场功能升级的双重呼应。“科创板成长层及配套规则的推出,是对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旨在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的痛点难点,为取得重大核心技术突破、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加包容的融资环境。”

带来多元化科技投资机会

科创板从上市到新“国九条”重新定义,持续强调“硬科技”定位。本轮改革更好地打通了高成长“硬科技”企业的投融资两端,使得科创板定位更加明确,其中不少亮点受到公募投研人士关注。

招商中证科创创业50ETF基金经理房俊一较为关注四个方面。一是科创板块分层。本次改革单独划出成长层,对应盈利较弱但成长性高的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后续分层实际执行后,不同板块的波动性、资金流入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二是科创上市门槛调整。支持前沿科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第五套IPO标准重新启用,后续可能会有一批代表新兴前沿科技、成长性高的企业上市。三是再融资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战略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和再融资的便利度或进一步优化,科创定增相关策略值得关注。四是科创工具更加丰富,如科创指数、ETF、期权、期货等。

“我们比较关注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因其将市场力量纳入审核体系,可提升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比如,新规要求机构近5年助推5家以上科创板企业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企业,且需持续持有拟IPO企业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申报前24个月不得突击入股),从投资经验、合规性、独立性等维度筛选‘市场智者’。”富国科创综指ETF基金经理金泽宇表示,此举将形成“责任捆绑效应”,用专业机构的“真金白银”背书,辅助监管识别优质企业,降低低成长性企业“鱼目混珠”风险。

兴银基金ETF基金经理刘帆指出,科创板“1+6”规则,本质是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度适配。在融资端,新政将打破未盈利企业融资壁垒,提高资金对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覆盖力度;在投资端,通过分层管理、风险标识、长期资本引入等手段,平衡高风险投资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在生态端,通过构建“技术研发-资本支持-产业转化”闭环,推动科技、资本、实体实现高水平循环。

向前沿领域拓展

从市场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科创50指数2024年以来涨幅超过17%,半导体和AI芯片板块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刘帆表示,科创板处于估值低位,业绩回暖与最新推出的政策红利形成共振,投资性价比突出。

“当前科创板正处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资本关注的多重利好叠加期。”许之彦说。谈及具体看好的投资方向,他表示,半导体/科创芯片领域尤其值得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和AI算力需求爆发,科创芯片指数覆盖的半导体全产业链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科创信息领域同样具有吸引力,随着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加速,行业正从技术研发向实际应用快速延伸。此外,商业航天与高端装备领域在C919等科技突破的推动下,相关企业订单显著增长;生物医药领域License out出海成重要趋势,我国从“医药大国”加速挺进“创新药强国”。

储可凡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三大重要构成板块均显现出投资价值,有望在科技行情中展现强大爆发力。

房俊一也非常关注新质生产力细分领域,包括AI产业链(算力、AI应用)、机器人、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新兴产业,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等自主可控方向。

金泽宇表示,结合政策与产业节奏,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半导体设备材料,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关税政策倒逼国产替代加速;二是创新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医保目录调整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被排除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之外,减轻了市场对创新药利润空间被挤压的担忧;三是低空经济,作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行业,低空经济受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驱动,行业成长性具有较强支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