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航以来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整体缴费率、投资转化率以及产品多样性等方面仍存在提高空间。
受访公募机构建议,从制度、投资、产品、服务四方面入手寻求突破,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提高管理人投资能力、推动产品创新等多种手段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
制度:引入默认投资制度
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现状,多位公募人士建议,引入默认投资制度和投资顾问,以提升缴费率和转化率。
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度,可以考虑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合格默认投资制度(QDIA)。合格默认投资是指养老金计划参与者未对账户的投资做出选择时,资金默认投资于指定范围内的基金。从海外市场发展实践看,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推出401K养老制度后,出现了民众将养老金闲置,或选择不适当养老金融产品的情形。为此,美国劳工部在2006年推出了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制度,帮助解决产品选择难、投资意愿低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居民参与度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建议,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引入投资顾问角色,也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内资金的转化率。近期出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及投资顾问服务养老金融,如果可以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尽早让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合理配置养老资产,对于提升投资体验大有裨益。
为增强公募基金投资的便捷性,有业内人士建议优化定投等机制,丰富公募基金的购买方式。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销售渠道可以丰富公募基金投资模式。例如,引入更加高频(如按月)的定投模式、不定期缴款后定时扣款投资的模式,甚至引入一些特定的策略定投方案,便于投资者自主便捷地购买个人养老金基金。此外,研究并推动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对客户长期支付的实现机制。设置此类机制有助于帮助客户在持有养老目标基金至退休后进行个性化的长期资金安排,增强基金要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投资:提升投研能力
投资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专业度的集中体现。服务个人养老金和普通基金管理并不完全相同,基金公司需要根据新要求持续提升养老研究和投资能力。
交银基金养老金融发展部总经理刘喜勤表示,基金公司一方面要积极学习海外成熟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技术与经验,进而优化自身的养老投资研究体系,为服务好我国居民的养老财富管需求练好投资内功;另一方面,要为个人养老金基金实现稳健投资提供契合的考核环境,如对基金产品侧重于考察基金存续期间的长期投资情况,为个人养老金基金获取长期收益提供操作空间。
从产品投资层面,刘喜勤建议,进一步优化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规则,为提升产品投资稳定性创造有利条件。一是优化权益投资规则,通过适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延长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突破合同约定上限后的调整时限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二是放宽被投资子基金的准入条件,进一步提升产品投资效率;三是调整和优化投资范围,优化产品的投资工具箱。
尤为重要的是,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基金公司管理大资金的能力有待提升。个人养老金是典型的大体量资金,若还是遵循过去小体量级别资金的管理经验显然已不合适,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必须将自身的管理边界不断拓宽。这就要求基金公司建立基于长线基本面理念基础上的深度研究,最大化投资策略容量。
除投资外,作为资产管理生态中的“制造商”,基金管理人需要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产品专业度,给投资者提供多元且清晰的养老产品图谱,逐步探索建立针对个人养老金投顾服务的全流程体系建设。
个人养老金投顾服务的范畴更为广泛,需求和场景更加多元。嘉实基金认为,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个人养老金应用多场景、多目标、个性化的需求,在资产配置策略、产品优选方法、策略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
产品:加强创新力度
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持续发展,产品创新是关键一环,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和其子基金两方面的创新。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基金经理于文婷表示,需要针对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养老金投资产品,包括设立新型的养老投资产品,同时拓展养老基金的可投范围,纳入更多资产以对冲风险,充分发挥养老基金长期稳健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金投资人的持有体验和收益。
“养老需求并不止于退休,投资者退休后依然需要资产管理服务,基金公司可以针对这些需求,参考海外‘退休收益’基金的要素设置,并考虑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资产相结合,为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提供一些创新型中低波动开放式稳健类产品供给。”一位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说。
刘喜勤也认为,养老投资覆盖投资者的整个生命周期,时间跨度大、涉及场景多,公募基金行业要进一步推动养老基金产品创新发展,满足投资者丰富多样的各类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如公募基金行业可以积极研发具有定期分红、定期支付功能的养老基金产品,研究设置提前赎回机制,设计开发3个月、6个月定期开放或最短持有期的养老目标基金,更好满足投资者提前领取、产品转换、退休领取等的流动性需求。
刘喜勤建议,结合公募基金的费率改革,鼓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持有时间挂钩、与基金规模挂钩、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养老目标基金,在前期Y份额管理费、托管费5折优惠的基础上,在个人养老金领域进一步践行金融的普惠性。
在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标的方面,产品创新同样重要。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依赖于底层基金的发展,一些细分品种如REITs、QDII、另类、指数产品未来仍有扩容潜力,我们也期待通过子基金的产品创新为养老目标基金提供更多丰富多样化的底层配置工具。”
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养老金融业务,公募基金行业要立足于财富管理思维,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投资公募基金的体验与感受。”
刘喜勤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个人养老金账户配套服务,二是加强对公客户的营销与服务,三是探索基金投顾应用于个人养老金服务场景。
提升客户对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本知识、产品特点、投资风险等的了解,是优化客户体验的基础。因此,公募基金行业需不断助力改善养老金市场环境,为更好发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FOF投资负责人姜华表示,金融机构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渠道层面可以扩大代理各类型个人养老金可投产品,投资管理机构层面可以提供更多样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咨询服务,丰富个性化投资选择。
国泰基金建议,通过宣传平台、销售渠道等,全方面做好投资者陪伴,力求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者的持有体验,培育长期投资的理念。延续“静水流深”的陪伴方式,进一步提升投资者陪伴的时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高度关注监管动向和行业政策,第一时间向投资者发布相关解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