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大成基金刘旭:努力做好“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2018-07-16 14:23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不追市场热点、不执着于涨跌、不赚不懂的钱,抛开市场一切的噪音和扰动去挖掘优秀公司——这是80后基金经理的代表,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大成创新成长混合LOF基金经理刘旭的投资风格。

从2015年7月底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以来,熊牛更迭间刘旭管理的大成创新成长和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每年业绩基本位列行业的前1/3。数据显示,他所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在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保持正收益,同类107只基金中仅有17只如此。

刘旭近两年持仓也极具特色——年主动换手率约0.5、9只股票持有时间超过1年,显露他力争“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风格做到极致。他直言自己以发现优秀的公司和投资机会为目标,基于影响企业长期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尽量减少交易性操作。

坚定的精选个股的投资风格,也让刘旭逐渐获得保险资管等机构投资者认可,成为他的拥趸。2017年基金年报显示,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机构投资者的占比高达42.34%。

坚定的精选个股

股票市场犹如一个无差别格斗的大赛场,参与者风格林林总总,有人愿做成长投资、有人偏爱价值挖掘、有人盯着K线涨跌……而刘旭投资则是大道至简——纯粹的精选个股。

“不看市场风格、不关心点位涨跌、无行业或板块偏好,我是非常标准的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在自己深入研究过的领域进行投资,长期集中持股,管理基金三年多来平均每年前十大重仓股更换三到四只。”刘旭一语道尽自己的投资风格。

一位基金经理的风格的形成跟他学科背景、从业经理、个人性格等息息相关,刘旭似乎也是如此。他财务学出身,曾担任过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任审计师、买方研究员等,2015年7月正式管理基金。学科背景让他对公司财务分析很熟悉,天然在选股上会重视公司财务指标,“并非唯财务论”。此外他一直担任大成基金经理徐彦的助理,而徐彦的投资理念对他影响较大。

“风格跟性格直接相关,我可能不太敏感,钝感一些更能在市场波动中坚定自己的观点。”刘旭表示,每一交易日的股价都在上下波动,而他更关心的是当初投资股票的“初衷”,如果“初衷”不变将坚定持有,甚至越跌跌买,而较少去做波段,“长期看频繁换股意义不大”。

刘旭反复强调,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目前他形成自己投资策略:不赚自己不懂的钱,争取“低买高卖”,发掘估值合理的好股票作为股票备选池,择机替换持仓组合中已经被高估的股票。

从刘旭管理的基金季报中可以看出,他言行一致地对其投资风格的坚持。数据显示,他看好个股会坚定持有,9 只股票持有时间超过1年;3 只股票持有时间超过2年;同时较少参与波段操作,他年化换手率小于1,主动换手约0.5,大部分是因申购赎回为被动调仓;同时,他仓位基本在85%左右水平,会预留仓位等待机会。

市场也回馈这样的坚持。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成长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5.75%,2017年和2016年同类排名均居前15%,更在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保持正收益。

或许市场也疑惑:不看市场涨跌去坚守个股是否会导致净值波动的风险较高?而刘旭认为最好的“控制风险”的方式就是扎实精选个股,最大的风险其实是不认真研究下的分散投资。

核心看准商业的经济特性

究竟在刘旭眼里,什么才是好的公司?他最为看重的是公司生意的经济特性,也就是商业模式。

刘旭表示,他在选股上最重要是看生意的经济特性,长期是否可以产生超额收益;其次是判断企业是否能符合现阶段行业发展要求;最后是管理层尽量专业踏实,不要急功近利。他眼中长期是以3年以上为标准,会基于三大因素的权衡考量,结合个股的估值水平,最终做出投资决策。

理解生意的经济特性,刘旭有自己考量,比如会重点考量企业业务的难易程度,下游客户分散与否,谁在产业链中居强势地位,企业的议价能力如何,下游周期性需求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资源配置,客户是否了解产品及其成本结构,是否具有规模效应,市场出清后能否产生壁垒,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各自是什么风格等等。他基本对项目制公司和没有规模效应的公司比较审慎。

刘旭还非常善于挖掘有空间的牛股。比如他因为一只机械制造公司具有极强的渠道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并且对下游经销商有议价能力重仓该公司。他认为,该公司所处的行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公司与第二梯队企业的能力是量级的差距。而且,随着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少,该机械使用率会越来越高,长期必然是向上的发展趋势。再比如,他还布局过一只传媒股,正是因为他参加过一次该公司的演出,发现公司不加杠杆就可获得稳定收益,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的商业模式,经过密切跟踪后积极布局。我们还通过查询他管理的基金季报,发现其几乎在底部买入属于家电行业的三花股份,赚取了可观的利润,捕捉到了价值回归和市场的机会。这些也都与刘旭的长期、集中持股的理念相吻合。

从投资结果上,刘旭持仓重点分布在家电、汽车、机械等领域,因为研究家电汽车出身的他,也擅长制造业的上游零部件研究,深入研究过家电、汽车以及商贸零售行业。

刘旭直言,他在财务分析的优势也给他精选个股带有优势,他会通过一些数据指标来验证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他也有一些小的硬性指标:比如一般不布局估值水平超30倍的公司,选择公司更偏爱ROE在10%以上的,通常投资公司市值在50亿至500亿之间等,凸显出审慎的风格。

或许在投资道路上最考验每位基金经理的执着之心,在投资方法上,刘旭坦言自己风格已经形成,未来计划逐渐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希望自己经过修炼,将这一策略做到更完善。”他说。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