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沪生
在刚结束的2017年度《证券时报》明星基金奖评选中,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540003)荣获“五年持续回报平衡混合型明星基金”。
这只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持续回报”有多牛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过去5年,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累计为投资者获得了178%的回报。
对于获奖,基金经理郭敏相当谦虚。“谈不上什么明星基金经理,我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郭敏表示,“工作很难达到完美,但我们一直在不断追求更好、更专业的水准。”
在郭敏看来,所谓高收益其实只是坚持同一体系,五年间一天天踏踏实实积累笨功夫的自然结果。她将自己的投资策略概括为“以研究ROE为核心的、基于相对的安全边际的投资策略”。
慢就是快
Q:从事投资多年,你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郭敏:可能是“慢就是快”吧——不去追求极致的表现,而是在投资过程中尽量少犯错误。相比成功,投资失败带来的体会更深刻。我发现,一旦心态平和,在重复博弈过程中,胜率会有明显提升。
Q:你怎么理解投资?
郭敏:我们汇丰晋信基金的司训只有一句话:让投资更简单。初进公司时,觉得这句话平淡无奇,自己做投资后,却发现这其实是句很深刻的话。我慢慢觉得,做投资其实也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做投资就是做减法
Q:“减法”怎么做?
郭敏:影响股价走势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大到国内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中观领域如行业的发展趋势政策走向,微观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此外,市场的波动又有每个交易者根据各种信息综合的判断影响。从周、日、时、刻、分钟来计算,所有因素都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拉长时间来看,这些都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信息。把影响因素简单化,抓住主要矛盾是投资中重要的事情。
Q:减到最后,剩下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郭敏:价格。投资中如果只说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一定是价格、价格、价格。
Q:为什么?
郭敏:价格代表着股票的安全边际。我认为,有相对安全边际的“价格”是最重要的。
Q:除了价格,你还看重什么维度?
郭敏:如果放宽到三个重要维度,我会选择价格、幅度、时间。后两者决定头寸大小、帮助衡量风险。
Q:你在卖方和买方都做过研究员,对于产业和公司的研究,你最看重什么?
郭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拐点的研究。准确判断行业的拐点对投资的指导意义非常大,比如看未来行业3-5年的趋势是什么样。
Q:具体到指标上呢?
郭敏:我们核心关注的是ROE(净资产收益率),包括ROE未来的方向以及潜在可持续的ROE水平。围绕ROE这个“最后经营结果”,其实有很多细节需要分析,包括产业特征、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壁垒等等,这有助于我们对公司的价值和风险做更全面的评估。
Q:你怎么控制风险?
郭敏:我们的风控策略类似于哑铃型投资策略,通过持有不同风格的股票来平衡风险。
我们的组合中,既有估值较低的价值股,这些股票下跌空间不大,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也有精选的成长股,我们会通过合理的价格(PEG)买入未来1-3年成长性较好的个股。
注:哑铃式投资是指,选取风格差异较大的两类投资产品进行组合,使得投资组合兼有两类投资产品的某些优点,同时能够回避某些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下功夫做“笨”事情
Q:动态策略基金过去五年成绩这么好,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郭敏:其实没什么诀窍,如果只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这是经年累月地不断积累超额收益的结果。
Q:具体一点谈谈呢?
郭敏:那如果用三句话来总结,我想第一是“天时”,过去5年经济和股市虽历经波折,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
第二,动态策略是主动管理基金,主动选股能带来超额收益;
第三,坚持同一的方法体系,中长期来看一定是有效的。
Q:你所坚持的“同一的方法体系”是什么?
Q:从方法体系来看,动态策略也遵从汇丰晋信统一的PB-ROE的投研体系,但从投资偏好上更倾向于寻找价值成长股,分享可能的超额收益。
Q:给基金投资者提点儿建议吧。
郭敏:投资基金可能和投资股票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会建议投资者选择和自己投资理念和方法接近、风格能持续保持一致的基金经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行合一”),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Q:在你看来,投资基金,最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
郭敏:把投资基金短期化、交易化。这样错误率可能很高,而且实际收益可能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