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基协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已达35.08万亿元,显示出行业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正逢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季”收官,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通过股东中期报告陆续披露。
随着市场不断回暖,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延续强劲发展态势,展现了出色的“赚钱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上半年经营数据的至少66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有57家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其中25家净利润同比获得两位数增长,不乏多家银行系公募。
上海银行旗下上银基金在此次榜单中表现十分亮眼。根据上海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末,上银基金总资产为21.06亿元,同比增长15.65%;净资产18.31亿元,同比增长17.52%;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79%,净利润增速在已披露数据的公募中排名居前,在银行系公募中位列第二。
快速提升的盈利水平离不开管理规模的稳步攀升。截至2025年6月末,上银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升至2727亿元,其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2506亿元,同比增长13%;非货管理规模亦增长至1763亿元,同比增长10%。
从业绩方面来看,公司投研团队基于对宏观政策、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深度研判,在上半年重点布局了科技创新、政策受益板块及优质红利资产三大主线,推动产品业绩显著提升。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排名,上银基金股票投资能力荣获五年期、三年期双五星评级,权益类基金近两年绝对收益分类评分排名高居行业TOP6(6/160);固收类基金近两年绝对收益分类评分排名行业TOP10(10/163),纯债类基金近两年绝对收益排名TOP10(10/139)。
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不断推进、投资者需求日益多元,公募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拓展投研广度与深度、提升长期投资能力、推进产品更好与客户多元需求适配已成为机构突围的关键。
自成立以来,上银基金立足公募本源,坚守投资者利益至上,深化“平台化产品中心”和“一体化投研中心”,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精品基金公司。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构建多样化、标准化的产品库,产品谱系已全面覆盖固定收益、主动权益、指数量化、FOF以及海外投资等主流业务领域,力争成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和“优质投资工具提供商”。
在投资策略方面,上银基金权益团队持续强化“以产品为中心的小团队作战”模式,细化产品标签管理颗粒度,确保投资风格清晰稳定;固收团队则不断完善涵盖国内外宏观利率、信用、转债及多元资产的精细化研究框架,助推研究成果向投资有效转化。
在具体产品线布局方面,上银基金紧扣国家战略导向与实体经济需求,推进权益与固收业务协同发展。权益板块坚持“价值”与“成长”双轨并行:价值系列坚守长期主义,深度挖掘高股息、产业升级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专注企业内在价值,如进一步拓展符合时代趋势的新消费领域;成长系列则聚焦前沿科技、新兴赛道,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未来将高度重视对科技产业的系统化追踪研判,拓展对智能终端等关键细分赛道的覆盖与研究。固收板块构建三层策略体系:以货币、中短债产品作为资产配置“压舱石”;通过“固收+”策略力求增厚组合收益;运用多元资产策略把握跨市场投资机会,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未来还将重点完善风险收益特征梯次分明的“固收+”产品矩阵,更好地适配低利率环境下零售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
今年以来,上银基金权益类产品已先后布局包括上银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上银资源精选混合发起式等多只主题产品,覆盖制造业升级、资源战略等维度;发行了上银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产品致力于挖掘高现金流企业的长期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紧扣市场节奏,提前布局了上银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发起式、上银创业板50指数发起式、上银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发起式等硬核科技指数产品,精准捕获了今年硬科技上涨行情;固收类产品则发行了上银慧景利60天滚动持有债券,力争在低利率环境下为投资者提供闲钱理财的新选择。
数据来源:
1、不完全统计数据来自wind、上市公司半年报。上银基金经营数据来源于上海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上银基金净利润为0.89亿元;规模数据来源于上银基金。数据截止时间为2025.6.30。
2、股票投资能力数据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基金系列评级一览》,数据截止时间为2025.07.25,发布时间为2025.07.30。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绝对收益分类评分排名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分类评分排行榜》,数据截止时间为2025.06.30,发布日期为2025.07.01。纯债类基金绝对收益排名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数据截止时间为2025.06.30,发布日期为2025.07.01。近2年时间区间为2023.07.01-2025.06.30。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情况。基金管理公司分类评分业绩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分类业绩标准分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业绩标准分的计算方法为:(单只基金净值增长率-同类型产品净值增长率均值)/同类型产品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科创强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混合型、灵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动混合封闭型基金;主动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纯债债券型、准债债券型、偏债债券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短债基金和非摊余成本法的封闭债基;纯债类基金包含纯债债券型、纯债债券封闭型、短债债券型基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全面了解产品风险,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