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显著调整,债券基金净值集体回撤,逾500只产品年内业绩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权益市场强势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合力,对债市构成明显压制。展望后市,业内判断利率水平易下难上,债券市场预期仍然偏乐观。
年内550余只债基净值亏损
7月以来权益市场延续强势,债市则开启调整模式。7月初,债市在资金面回暖和风险偏好抬升博弈下窄幅震荡,临近月中,现券利率上行明显,下旬现券利率全面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低位快速攀升至年内高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月初的1.64%攀升至1.7%附近。
市场震荡下,债券基金业绩承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今年以来,有556只债基(份额分开统计)出现亏损,较上半年末的328只增加近七成。下半年以来,近2300只债基净值出现回撤,占比超三成,部分基金单月下跌幅近1%。
对于近期债市调整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A股走强、“股债跷跷板”效应或是主要因素。
华夏基金分析称,在“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雅江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海南自贸港“封关”等事件催化下,市场风险偏好抬升,A股情绪持续向好。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迟“对等关税”暂缓截止日期,全球风险偏好升温,股市趁机“吸金”,债市难免被“分流”。
达诚定海双月享基金经理陈佶补充道,资金面阶段性紧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近期非季节性资金紧张引发恐慌,市场形成“债市下跌—债基赎回压力加大—机构被动加杠杆—资金紧张—债市下跌”的负反馈。“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方债供给放量。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4800亿元,3年期专项债中标利率上行15BP至2.13%,反映市场对信用债需求边际减弱。”
债市预期仍偏乐观
短期经历调整,基金经理对债市后市仍偏乐观。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吕瑞君认为市场调整反而是介入机会。“预计宏观政策可能继续放松以支撑经济,央行或继续推动名义利率下降,更多降准降息值得期待。”
考虑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加上美国对各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去美元化”趋势延续,吕瑞君预计美元可能整体偏弱,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可能延续,企业的补结汇需求继续释放,而企业存款的改善利好银行流动性,提升银行对债券的配置需求。
“央行仍将以偏呵护的态度对待债券和资金市场,再考虑到下半年宏观仍将面临贸易谈判、地产拖累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货币政策仍有发力必要,利率整体水平易下难上。”一位基金经理称。
华夏基金从更长时间周期角度分析称,短期债市可能是震荡格局,策略上聚焦中短债,中长期债暂时按兵不动。
方正富邦基金建议,如果当前产品出现亏损,但资金短期内没有使用需求,可以持有等待修复。如果对债市抱有信心,可以把握调整带来的机会,采取分批投资的方式逐步进场。已有盈利的,可以部分赎回,保留一些底仓,以便在行情出现反转后,快速把握市场风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