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民生加银基金谢志华: 相信市场规律 严守投资纪律

来源:电子报 2025-08-04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的双重挤压下,债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不过,仍有一批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斩获不俗回报,民生加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谢志华就是其中之一。

谢志华认为,市场环境对投资提出更高要求,唯有坚持风控为先,不断精耕细作,在宏观趋势判断中打磨敏锐度,于个券挖掘过程中锤炼精准度,才能在复杂市场中持续创造稳健收益。

相信规律 更守纪律

“我的投资目标很简单,就是以长期稳健的收益回报投资者的信任。”谢志华表示,在固收投资中拉开收益差距的,往往是对市场大的转折点的把握,这极度考验基金经理的预判能力和“反人性”的执行力。

谢志华毕业于数学专业,职业生涯起步于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对利率、信用、转债等领域有较全面的覆盖。2008年,他转战公募行业,积累了全方位的产品管理经验和团队统筹能力。2021年末加盟民生加银基金,担任固定收益部总监,其管理范围涵盖“固收+”策略、短债及中短债等多类产品。

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末,由谢志华管理的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近三年同类排名第一(1/217),近一年排名位列前1%(3/257),近半年、近一年收益率分别达9.96%和18.30%,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0.14%、2.36%。

深厚的投研积淀使谢志华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洞察力,多次精准把握关键时点的投资机会,同时始终恪守“风控先行”的投资理念。“市场如同钟摆周期性摆动,每隔数年大概率会出现极端行情。尽管触发点不同,恐慌时的一致行为却从未变过。所以,面对恐慌情绪蔓延时,更需要坚守估值锚点,把握情绪指标带来的战略机遇。”

这种认知在2013年底的城投债危机中得到验证。当市场恐慌情绪导致城投债收益率飙升至8%-9%却无人问津,谢志华判断市场并无实质性风险,恐慌主要由市场情绪及负债端不稳定放大所致。他认为这是难得的投资机会,他管理的纯债基金逆向加仓,斩获丰厚回报。

类似场景在2024年再度上演。“三季度,大量转债到期收益率突破10%,恐慌情绪下隐含的预期其实很不理性。从历史规律看,那时的市场已具备明显投资价值。只要负债端稳定,就可以加仓。”他据此果断将持仓转向转债,斩获显著超额收益。

但谢志华从不止步于洞察规律,以严苛纪律守护确定性。“钟摆是否已摆至极点,很难准确判断,”他强调,“因此必须提前做好风险预算,在仓位、行业分布等方面留足容错空间,始终谨记‘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以变应变 精细管理

谢志华在投资框架和组合管理方面形成了“自上而下判断趋势+自下而上挖掘机会”的核心逻辑,并通过动态调整实现风险收益平衡。其投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首先,在大类资产配置层面,他强调宏观趋势判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传统经济增长指标的长期趋势是把握市场脉络的基础;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既要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也会受金融风险防控、财政发债配合等阶段性目标影响,其短期微调节奏对债市行情至关重要。

“当前债券投资愈发精细化,需要密切跟踪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报告措辞等细节,以捕捉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他强调,机构行为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观察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持仓调整和交易动向,可以判断市场情绪和捕捉资金流向。

其次,在策略执行层面,谢志华采取差异化产品策略。纯债产品以“票息+杠杆”为核心策略,在市场大幅波动时进行波段操作;“固收+”策略产品则需在股债相对价值比较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权益仓位。其中,转债是其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工具。转债“固收+”策略在2018年-2020年市场周期中得到验证:当时谢志华管理的一级债基通过底部布局转债,在2019年、2020年均实现不俗的回报,充分展现了转债策略的收益增强效应。

最后,在回撤管理层面,他建立了系统化的控制体系。针对理财客户对波动敏感的特点,产品实行分层管理,设置了差异化回撤目标,并对特定产品引入止损机制。具体风控措施包括:通过仓位控制直接管理风险暴露,采用分散化和均衡化配置降低组合波动,对绝对收益账户实施适度止盈。此外,他非常重视负债端管理,通过与投资者密切沟通,避免非理性赎回,同时依托团队投研协同机制,确保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应对。

注重票息 看好转债

“对于未来债市走势,我判断大概率将维持震荡格局。”谢志华分析道,当前债券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处于相对低位,市场对政策和基本面的反应已较为充分。具体操作上,谢志华主张以票息策略为底层逻辑,重点持有高等级信用债,获取基础收益,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超调带来的波段机会。“若因负债端不稳定引发短期调整,反而可能成为加仓的良机。”他说。

对于股票市场,谢志华认为,整体估值仍具吸引力,股市性价比相对占优。“在无风险收益率走低的背景下,权益资产的机会成本明显下降。只要基本面不出现极端情况,仍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

他较为看好两类标的:一是前期调整较充分的科技成长板块;二是目前处于相对低位的非银等板块。

在转债市场方面,谢志华将其视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他分析:“当前转债市场仍存在供需缺口,叠加固收资金对转债的偏好持续提升,市场情绪易上难下。”

“但与去年‘遍地黄金’的市场环境不同,当前应更注重自下而上的择券策略,重点关注转债中隐含期权相对低估的品种,同时通过品种轮动和高低切换来控制风险。”谢志华强调。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