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在“内卷”和“反内卷”中 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电子报 2025-08-04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陈墨

汽车、光伏、金融……“反内卷”变革在全国铺开,基金行业也在奋力摆脱“内卷”焦虑。

一度被视为“造富神话”的基金行业,在经历三年市场调整后光环渐褪,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在弱市之下开始焦虑,“卷”的现象在多个领域显现,背后折射出增长下滑趋势中行业范式的深刻转变。

从ETF产品布局到产品设计,从代销渠道到市场营销,ETF业务几乎各个环节都陷入了激烈的竞争。产品数量急剧增加,同质化严重,部分公司为了追求规模,不计代价推出相似产品;营销手段花样翻新,成本不断攀升,却难以真正提升投资者的盈利体验。这种“卷到飞起”的状态,不仅给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一些在过去盲目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短视行为逐渐暴露出“后遗症”,行业正进入“补课”的调整期。

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基金公司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响应监管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投资者盈利体验作为核心指标,设定基金行业“反内卷”的方向——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提升投研与服务能力是首要任务。投研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基金公司立足的根本,只有不断强化投研实力,才能为产品投资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同时,优化渠道合作与营销模式也至关重要。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投资者进行更精准的画像和分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和风险偏好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既能提高营销效率,又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 此外,注重技术赋能以降本增效也不可或缺,采用数字化工具和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提升整体运营水平。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也提出,行业范式转变,要求基金公司在多个方面进行策略调整。在产品策略上,应从粗放的规模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的质量型增长,重点培育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精简同质化产品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围绕投资者真实需求开展产品创新,而非盲目扩品。在业务模式上,要从单一产品销售向综合解决方案升级,通过构建多资产配置能力和组合管理专业优势,为投资者提供贯穿市场周期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在投资者服务方面,建立全周期的投资者陪伴体系,通过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和投顾服务,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改善实际投资体验。在渠道方面,在控制传统代销渠道成本的基础上,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能投顾、场景化营销等新型服务模式,实现更精准的触达和更高效的运营管理。

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基金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他们所面临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对于头部公司而言,战略调整可以走差异化、平台化和国际化之路。尤其是差异化,尽管在资产端,指数等业务存在高度同质化竞争,主动权益类产品也因业绩比较基准的限制导致锐度减弱,但公募基金行业并非只能在“内卷”中打转,在创新业务和商业模式上,仍有差异化竞争的广阔空间。平台化是指推动包括主动权益类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等多个业务条线的平台化整合与建设,以体系化的打法与平台赋能,避免基金经理个人在面对复杂市场和多元资产时遭遇能力边界困境。国际化方面,未来全球金融机构增配中国资产的需求依然存在,同时国内高净值客户也有离岸金融资产管理的需求,基金公司需要在国际化业务上促成更多项目落地,从而找到新的增长点。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现阶段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在战略抉择上,更加考验股东方和管理层的定力与魄力。

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才能推动基金行业迈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