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证监会近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强调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比较基准约束、长周期考核等,对公募投研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将使公募投资风格更加稳健、业绩比较基准更加合理,未来基金经理持仓将向基准靠拢,换手率将会下降。同时,基金经理的投资重点将发生变化,基金经理之间将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比拼。
业绩比较基准设置将更合理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行动方案》将业绩比较基准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将使基金管理人更注重投资者回报,提升基金利润率。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将更具弹性,即不再局限于单一指数,而是依据基金投资风格、行业偏好等,构建多元、动态的基准组合。这既能精准反映基金投资特点,也能降低风格漂移风险。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认为,未来基金公司将更加注重基准与实际投资策略的一致性和匹配度,确保其能准确衡量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补充道,未来基金公司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长期胜率的基准,以争取基金经理考核结果与基准表现一致;或者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引入多因子动态调整机制,使基准指标更精准地反映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避免传统单一基准的滞后性问题。
持仓将向基准靠拢 换手率或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显著影响公募基金的组合管理。
魏凤春分析称,从风格看,当前约46%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以沪深300指数为第一大业绩基准,对指数中权重较高的银行、非银金融板块低配明显,如银行低配10.1%、非银金融低配8.9%。
“随着新规落地,基金经理为使投资组合表现贴合业绩基准,会调整持仓向基准靠拢。这意味着银行、非银金融等大权重低配板块有望迎来资金流入,而此前超配的电子等板块可能面临资金流出。”魏凤春进一步表示,在调仓过程中,基金的换手率可能降低。当仓位调整到位后,基金管理的主动性将会弱化,主动管理趋近被动管理。
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认为,在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后,公募基金的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行业分布差异可能逐渐缩小。但产业趋势仍是市场风格的中长期决定因素,科技成长的趋势仍在。从指数权重来看,新兴产业比重提升、传统行业比重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
国联基金补充道,由于更为强调业绩基准和长期收益,基金公司将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价值,短期交易行为减少,因此换手率可能会呈下降趋势。
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比拼
在新的考核机制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投资难点和重点也将发生变化。
前述大型基金公司直言,新规通过费率挂钩、基准约束与长周期考核等举措重塑行业生态,对基金经理的收益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挑战。
该机构分析,一方面,浮动费率机制将管理人收益与相对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深度绑定,传统依赖市场贝塔波动或短期风格押注的粗放投资策略恐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三年期业绩考核与风格漂移监管要求,迫使管理人必须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建立可验证的稳定超额收益体系。
魏凤春认为,在新考核机制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面临诸多难点:一方面,基金经理战胜被动指数基金的难度较大;创新投资策略虽可能带来高收益,但也可能因市场突变而失败;选择保守配置、向业绩基准靠拢的平庸者,可能因契合考核获得稳定收益,这一矛盾加剧投资困境。“未来基金经理比拼的关键是系统性能力,包括精准的配置能力、出色的择时能力,以及高效的风险控制能力。”
国泰基金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投研平台的持续升级。在新的考核机制下,通过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平台能够有效弥补个人能力边界的限制,帮助基金经理在复杂市场中精准捕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