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私募投资人士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创投行业迎来全新发展空间

来源:电子报 2025-03-10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吴君 刘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私募股权创投行业有哪些重要意义?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弘信资本董事长高建明、海望资本执行总裁孙加韬、盈科资本合伙人马云飞和松禾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华。

受访私募人士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三大政策信号,包括差异化监管、政策性金融支持与耐心资本壮大,为创投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赋予其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更大舞台。

股权创投机构积极拥抱科技新时代

加强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冯华表示,“人工智能+”行动的本质是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转向产业赋能渗透。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础性突破后,“人工智能+”行动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产业融合期,需要实现技术红利向产业端的释放。

马云飞称,“人工智能+”的重点在人工智能应用与优质硬件载体的结合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与下游软件服务的结合,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与消费行业智能化升级。

孙加韬认为,对投资机构而言,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底层的技术,如高速计算芯片GPU、高速存储的硬件、数据中心、大模型等,这些是人工智能的底座和基石;第二是智能化的硬件终端,如加载了人工智能的汽车、手机、机器人等。

报告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这些都是属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新’,赛道新、产业新、技术新,其特点是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路径具有不确定性。”孙加韬认为,资本市场亟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型创投体系:一方面,创投行业在引入长期资本、延长基金存续期限、容错免责等方面应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会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敞开大门,以吸引更多的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进入市场,为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提供更稳定的环境,从而形成正向的“募投管退”循环。

在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创投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文禄表示,创投机构是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的“助推器”和“先锋队”,它以智慧资本点燃科技火种,将资金精准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技术,助力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对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冯华认为,需要从“技术、政策、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动态评估:技术层面,需要识别底层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落地的临界点;政策层面,关注监管规则的适配性突破,如新兴领域准入标准的建立与动态调整机制;市场层面,需要验证技术商业化路径是否具备清晰的用户价值锚点。“松禾资本长期专注于数字科技、精准医疗、创新材料三大硬科技领域投资,未来会根据技术迭代的路径不断调整投资版图。”他说。

高建明表示,报告提到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些领域不仅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关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寻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布局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谈及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马云飞表示,商业航天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应用服务等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低空经济方向,无人机的发展已从消费级迈向工业级,在交通出行、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领域发展空间巨大,重点关注电池、发动机以及混动技术;生物制造中的合成生物学迎来高速发展;量子科技方向,关注通信核心元器件、量子通信传输干线产业链的机会;具身智能方向,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物理感知和行动能力、核心零部件的迭代都值得关注;6G技术方面,关注卫星互联网+IoT、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

应文禄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科技投资”主战略的指引下,毅达资本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今年新设立了人工智能投研中心。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突破、行业场景融合及产业生态构建,重点布局大模型算法优化、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垂直领域商业等核心领域。

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三大政策信号,包括差异化监管、政策性金融支持与耐心资本壮大,为创投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赋予其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更大舞台。”应文禄说。

高建明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常面临融资难问题,需要通过创投基金来解决。政府对创投基金采取差异化监管制度,降低其合规成本,还有可能通过税收优惠、专项基金、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冯华表示,对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培育耐心资本等举措,反映了对科技创新底层逻辑的认知迭代,从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转向构建适配长周期、高风险的资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引导资金转向长周期价值创造,利好需要长期技术攻坚的领域。

孙加韬认为,对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在基金的设立目标、考核导向、存续期限、容错率等方面有所不同,适配不同基金的风险特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多元化发展;同时,推动专业化分工,让专注硬科技的创投机构更加聚焦,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马云飞表示,国家支持创投、引入耐心资本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培育出更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给创投行业带来源头活水,创业投资的特殊作用和战略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对此,冯华表示,引入中长期资金,不仅能缓解一级市场融资压力,更能引导创投行业深度参与科技企业的全周期成长。通过改革发行与并购制度,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得以重塑,将推动硬科技企业实现更充分的价值释放。未来创投行业的退出路径应从过度依赖IPO转向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等多元化渠道,重点关注具有平台化潜力的技术型企业。

孙加韬称,关注两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股票发行上市会更加注重企业的科创含量,如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二是并购将更加频繁,全国已成立众多并购基金,将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塑造龙头企业,减少“内卷”式竞争。

高建明认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的资金结构,减少过度依赖短期投机性资金,增强市场稳定性;长期资金将主要流向科技创新企业和新兴产业,支持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并购重组制度,鼓励更多市场化并购行为,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域,促进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对于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而言,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红利,布局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将是重要战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