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是一位学习型基金经理。“我每天有六七场路演和反路演,9年里做了200多万字的调研笔记,感觉自己一直在‘上高三’。”李文宾笑言。
他认为,在投资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质疑精神,以客观事实为准则,不能带着个人主观假设和判断去做研究。
对于后市,李文宾认为,当前A股可能正处于一轮肩负历史使命的战略行情的起始阶段,重点关注受益于化债政策的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领域。
追求动态均衡的成长投资
据介绍,李文宾拥有14年从业经验、超7年基金管理经验。历任中银国际证券卖方分析师,华泰资管资深研究员吗,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兼研究总监助理,所管基金规模一度超120亿元。2024年3月以来,李文宾担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基金经理。由他拟任基金经理的永赢锐见进取基金正在发行。
李文宾过去的风格偏成长,如今致力于打造更为均衡的投资策略,追求动态均衡的成长投资。他指出,过去产品往往聚焦单一风格或行业,如半导体、科技、消费等,更强调产品的锐度,在稳健性方面稍显不足。而动态均衡策略的核心在于,在追求成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稳健经营型企业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
在投资框架中,他将标的分为稳健经营型公司和高质量成长股两类进行。对于稳健经营型公司,他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经营应不会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海外政策的明显影响;其次,公司应高度重视ESG管理,这决定了企业长期发展的下限;第三,公司应合理管理负债和负债结构,领导层理性不冲动;最后,公司应集中精力聚焦主业,避免随意扩张。对于高质量成长股,他关注的是公司的收入、利润和负债是否有持续的改善,以及成长性是否来自内生性驱动而非高杠杆或无效的兼并收购。
李文宾擅长做左侧布局,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基本面呈现复苏迹象时,市场尚未充分反映企业的价值,提前布局能够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二是当基本面处于谷底且大大可能恶化时,意味着企业的基本面已经触底,未来有望迎来业绩的反转和提升,此时介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潜在回报。
在选股方面,李文宾对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以及企业性质并无特别的偏好,他主要关注两个核心指标:一是公司是否稳健经营,其投资风险收益比如何;二是公司是否属于高质量成长股,以及它处于成长的哪个阶段。“我不以行业为选择标准,因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在好的行业中挑选出优秀公司相对容易。真正的挑战在于,在不被看好的行业中,自下而上地发掘出优质成长股,这需要基金经理有较高的选股能力和投资水平。”他说。
A股行情新起点的机遇与使命
对于后市,李文宾充满信心。他认为,当前A股市场可能正处于一轮大行情的起始阶段,这不是简单的市场反弹,而是肩负历史使命的战略行情。
“牛市往往出现在经济转型和政策重大转变时期,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例如,1999年‘5·19行情’是在面对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启动;2005年-2007年的牛市解决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任务;2013年-2015年牛市意在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培育了互联网产业。本轮行情的使命是发展经济,通过活跃的资本市场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因此,未来市场风格或将主要受益于化债领域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那些被严重低估的国有企业。”李文宾深入分析道。
他进一步表示,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的一些提法超出市场预期,后续的投资机会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受益于化债政策的产业,二是新质生产力领域。
“这两大领域是资本市场可以体现其独特作用的主要领域。对于化债而言,长期破净或者低估的国有企业是政策重点关注的方向,最新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引》就要求长期破净企业制定具体的市值修复方案。
新质生产力方向,并购重组是实现产业整合的重要渠道,蕴含较好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