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9月下旬以来,利好政策密集出台,A股强势反弹。部分近期成立的权益基金抓住机遇快速建仓,斩获不俗收益。
新基金业绩亮眼 最高涨超30%
9月24日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发布后,A股市场大幅上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A股主流宽基指数涨幅超过15%。借助本轮反弹,8月以后成立的权益新基金净值增长十分可观。
主动型基金方面,成立于9月3日的安联中国精选A截至10月11日的净值涨幅达到22.4%;汇百川远航A成立于8月14日,目前收益率为14.14%;东兴成长优选A成立于8月1日,成立以来上涨19.87%;南方智弘A、华夏智胜优选A两只成立于8月上旬的基金均斩获10%以上的收益。
此外,成立时间不足两月的基金,如兴业品质睿选A、中航远见领航A、东吴科技创新A等净值也出现明显上涨。
新成立的被动指数基金表现更为亮眼。招商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联接A于9月19日成立,截至10月11日涨幅高达28.2%;鹏华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联接A于9月3日成立,收益率为31%;广发国证新能源电池ETF、中欧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A两只分别成立于9月18日和9月20日的指数产品也已斩获15%以上的净值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主动基金,指数基金建仓期较短、建仓速度更快,发行成立于市场及相关行业低点的行业主题基金通过快速建仓,容易实现精准抄底。
记者注意到,部分指数基金的建仓期相当短。以招商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联接A为例,该基金9月19日成立,9月26日打开申赎,意味着一周时间已完成建仓。中欧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A于9月20日成立,9月24日开放申赎,完成建仓仅用了4天时间。
“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不像主动基金那样有很多‘故事’可讲。如果产品首发时,对应的风格、主题不在风口上,要达到2亿元的成立门槛都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基金公司会通过持续营销,等待机会,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而在市场相对低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会选择加速建仓,把握机会做出业绩。”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整体来看,在市场全线反弹的背景下,业绩表现亮眼的新权益基金配置方向比较丰富,科技成长、高股息资产都有涉猎。
部分基金建仓动作迟缓 拖累业绩
在一批新基金净值大涨的同时,一些产品未能及时把握机会,导致业绩表现不佳。
例如,一只于9月11日成立的公用事业类指数基金,截至10月11日,净值下跌5%;9月27日成立的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已下跌4.49%,而某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联接基金9月27日成立以来下跌了5.73%。
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一只9月24日成立的产品下跌超6%,另一只8月底成立的基金跌幅接近16%。
建仓时点选择不当、错失理想的入场时机,是这些基金业绩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其中一些基金成立时市场已处于上涨通道,基金经理建仓在了阶段性高点。
还有一些基金尚未开始建仓,例如一只成立于9月19日的混合型基金,目前净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种策略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避免大幅亏损,但也无法把握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指出,在经过连续大幅上涨之后,市场走向震荡分化,基金经理建仓难度进一步加大。记者注意到,节后首周成立的基金中,净值变动大多比较微弱,显示出基金经理建仓趋于谨慎。“选择建仓时机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基金经理需要在谨慎与进取之间找到平衡。”上述人士说。
展望后市,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来看,市场经过普涨修复后,可能会进入调整阶段。后续投资者需要关注政策持续加码的效果以及基本面改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