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景顺长城基金的FOF基金经理和基金投顾主理人江虹是国内市场较早进行FOF投资的基金经理之一,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对于当前的市场,江虹比较乐观,认为短期和中期向上共振的行情或正在展开。“8月下旬以来,降印花税、严控减持等组合拳给了市场更多信心,尤其是减持新规,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生态的改变,孕育更多的投资机会。从长期来看,A股现在或处于较好的布局时点。”
正确理解周期
2021年,带着替普通人管好养老钱的初心,江虹加盟景顺长城基金。在此之前,江虹经历了一段和大部分基金经理不太一样的职业路径。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她当上了一名保险精算师,后转行至证券公司做研究销售,2016年,她进入保险机构做基金研究和FOF投资,是国内市场较早一批进行FOF投资的基金经理。
多年的实战,让江虹收获了不少心得和感悟,而被她摆在第一位的是投资要对周期有正确理解。
“所谓大类资产配置,就是要通过周期来配置各类资产。”江虹认为,周期对各类资产都有很大影响,只有正确理解周期才能做好资产配置。
她举了一个例子,2021年底美国通胀刚起,当时有观点认为通胀已不完全是经济现象。她分析,美国出现通胀,一方面是过去十年美国印了很多钱,另一方面是因为2020年之后世界格局进入逆全球化进程,每个个体都需要“有冗余”,个人和企业都不敢将杠杆加得很高,导致通胀很难消失。
“在这个大逻辑之下,我们积极布局了具有抗通胀属性的有色、石油等品种,抓住了市场机遇。”江虹说。
在理解周期位置后,下一步是进行相应的投资风格选择和行业配置。在行业配置上,江虹反复提及要“感受时代脉搏,选取合适的投资方式”。
她将近几年A股市场的投资类型分为核心资产投资、景气投资和主题投资等三个阶段。“2017年涌现出一批投资核心资产的基金经理,偏爱拥有较强竞争力、行业壁垒和护城河的优质公司。2019年之后,市场开始形成一种偏爱景气投资的力量,策略的核心是进行订单增速跟踪,从数据看行业或者公司景气度。时势造英雄,当时涌现出的很多制造业领域的优秀基金经理就是这种风格。”
“认清周期、做好风格选择和行业选择以及基金选择后,风险控制能力就成为决定FOF产品最终能否胜出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江虹介绍,她和团队为此构建了拥挤度、最大回撤报警器等模型,以便能更前瞻、更灵活地平衡组合配置,严控波动。
2023年开始,主题投资盛行。主题投资要求对结构、边际、政策等都有较深入的洞察和敏锐的感知,在对背后逻辑和风险做了深入研究后,江虹和所在团队敏锐捕捉到AI主题投资的趋势,看准机会积极参与。到了二季度,他们的“拥挤度模型”开始对传媒、计算机等领域“报警”,她和团队开始撤退,逐步减仓。事实证明,此举帮助他们守住了胜利果实,躲过了调整。
短周期和中周期或向上共振
A股市场持续震荡,悲观情绪蔓延,江虹却相当乐观。
“FOF投资,短期经济走势很重要。以往,短期经济向好时股市也都走得不错。”她进一步分析,虽然短期的影响比较明显,但影响更大的是短期经济和中期经济方向的共振,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杀伤力和助推力非常大。因此在投资时,她会将短期的库存周期和中长期经济周期一起研究。
历史数据显示,在特定的市场阶段,一旦短期周期和中期周期出现共振,就会给A股带来比较强烈的波动,比如2008年和2018年,都是中周期和短周期的同向下行,这两段时间股市均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站在当前时点,江虹认为,短期和中期都向好的阶段或许正在逐步形成。原因在于,8月下旬以来,降印花税、严控减持等组合拳给市场带来了更多信心,尤其是减持新规,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生态上的改变,也将孕育更多的投资机会。
对于活跃资本市场的一揽子政策,江虹尤其看重减持新规,将促使控股股东理性看待“减持”,在短、中、长期都要把公司经营好,与投资者立场保持一致,这或许将引导A股走向全面复苏。
“目前市场情绪面较悲观。短期经济压力较大。但实际上,作为经济中流砥柱的制造业,很多订单在恢复中,情况并不差。”江虹强调,做投资要逆人性,市场集体悲观之际,往往可以乐观起来。
从各类资产配置的性价比来看,江虹表示,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债券市场或面临较大压力。市场博弈还会带来起伏波动,但长期来看,现在A股或处于较好的布局时点。
谈及具体行业,江虹表示,复苏或将逐步有所起色,当前阶段金融和科技比较有优势;未来如果国内经济能更快复苏,军工、可选消费、有色、能源类及偏上游企业或更有机会。
对于债市,江虹倾向于持有短久期券种,合适的时候配置一些性价较好的转债品种。“目前市场环境下,会更强调风险的控制,选择更优秀、更熟悉的债券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