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继分红与减持“挂钩”之后,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又有新举措。
9月18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近期拟对《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一系列规则进行修改,交易所同步修订规范运作指引。同时,鼓励基金公司发行红利基金产品,引导市场资金提升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修订有望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同时,增加高分红公司数量,有利于扩大红利类指数的样本空间,改善红利类指数及其对应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和市场生态。
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监管层健全完善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举措不断。9月18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拟进一步完善相关举措,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包括对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督促分红、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让分红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励,加强对超出能力分红企业的约束。
在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看来,本次修订是进一步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高分红公司给与激励,以及对不分红或者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可以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增强投资者的持股体验和持股获得感,长期有望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经理董梁认为,对现金分红规则进行更改具有多方面意义:首先,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回馈投资者;第二,提高市场对分红的关注度,强化价值投资;第三,平抑市场波动,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总的来说,此次现金分红规则的修改,有利于培养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意识,提升股市吸引力。”
华宝基金指数投资总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洁谈到,分红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此举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持股回报和信心,尤其利于吸引养老金和险资等风险偏好低的中长线资金入市。
胡洁进一步表示,分红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建立良好的生态,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的市场氛围,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活跃资本市场交易。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现金分红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营收质量、让经营更加稳健;从投资者角度看,分红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回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此外,对于养老金、寿险等长期资金来说,稳定的现金回报是其考虑配置的重点之一,提高分红水平,可以吸引更多长期资金。”中信保诚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提云涛说。
中欧基金认为,新规有望进一步改善市场资金面情况,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将出现明显下降。
扩大红利类指数的备选样本股空间
增加指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除了对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督促分红、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之外,开发更多有影响的红利指数产品也是此次完善上市公司分红配套机制的目的之一。
在南方基金看来,监管明确表示推动开发更多有影响的红利指数产品,鼓励基金公司发行红利基金,有利于增加红利指数基金产品供给,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品种选择;有利于提升市场对红利相关投资策略的认知,在打造更多有影响红利指数产品的过程中加强投资者教育;红利基金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开发红利基金有助于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指出,证监会近期拟出台的对上市公司分红的激励约束机制,可能在以下方面改善红利类指数及其对应指数基金产品的投资价值和市场生态:
一是对不分红或者少分红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督促分红,或将加大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和非主业多元化投资的机会成本与合规成本,一定程度上改变上市公司在留存利润分配决策时的利弊算法,提高分红比率,收缩非主业投资,从而增加高分红公司数量,扩大红利类指数的样本空间;
二是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将提高红利指数基金收取股利的频次,便利基金更加灵活地选择收益分配时点,合理安排收益分配节奏,更好地保障持有人利益;
三是让分红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励,将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价值导向,提升高分红公司的关注度,赋予其更高的估值。而且,更多红利指数基金产品的推出也将巩固高分红公司的中长期资金的基本盘,进一步增强其应对内外部风险因素冲击的能力,夯实股价的稳定性。
招商中证红利ETF基金经理刘重杰认为,随着现金分红公司占比的稳步提升,符合条件的红利类指数备选样本股空间扩大,指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都会随之增强。
“较长时间较为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系统性地提高了高股息资产的市场关注度,对具有这一特征的权益资产的定价更加高效;高股息作为上市公司经营稳健、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估值相对较低的A股权益资产组合的表征会进一步得到确立。”刘重杰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