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报

七位知名基金经理把脉兔年投资机遇 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 “经济复苏+科技成长”为主投方向

2023-01-30 07:30  电子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方丽

2023年开年以来市场明显转暖,股市表现活跃。经过春节假期站在新的投资起点,A股市场将迎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公募基金如何发挥投研优势,以更好的投资策略去获取超额收益?哪些行业或领域更具投资价值?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投资管理一部总监李晓星,万家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莫海波,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监王克玉,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基金经理神爱前,大成基金董事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副总监韩创,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等七位绩优基金经理,对兔年投资做深入解读和展望。

这些基金经理表示,2023年市场整体情况会优于2022年,压制去年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如美债利率、疫情反复、通胀压力等,都会迎来比较明显的改善;顺周期、新能源、数字经济、医药等领域被普遍看好。

核心变量是消费和

房地产复苏力度

中国基金报:站在兔年春节新的投资起点,您对A股市场的整体判断是怎样的?

莫海波:国内,在扩内需政策主导下,经济有望逐步走向复苏;海外在美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加息预期持续放缓。整体看,在内复苏、外衰退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升值,北向资金回流A股,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全年A股有望震荡向上。

韩创:2023 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均衡的年份。经济复苏比较明确,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可能呈现出行业轮动或者较多个股温和上涨的风格。2023年或类似于2019年的情况——全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主线,不同的投资思路都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

姚志鹏:2023年将会是宏观周期和企业盈利企稳复苏之年。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扩张、投资者信心恢复,A股权益资产的性价比将持续凸显。选择资产最重要的是方位感,在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周期方向和动能都向上走的阶段,正是积极布局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时刻。

王克玉: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海内外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都预测会出现明显反弹。过去影响A股市场的负面因素,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紧缩和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不确定性等都已经基本消除,房地产政策正持续优化调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活力,一系列宏观政策的优化也有利于经济加快恢复。

展望未来,结合市场估值和流动性的状况,我们判断A股市场将在较低估值基础上震荡上行,大概率表现为结构性特征。

崔宸龙:预计2023年市场整体情况会优于2022年。大部分行业和公司经历了一年的下跌,估值水平处于底部位置。同时,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将会进一步推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今年有可能出现盈利和估值双击。

李晓星:2023年,我们对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充满希望。各项政策措施将有所体现,经济增速预计会快于2022年。GDP增速平稳,财政赤字率稳定略升,政府支出以稳为主,地产市场以防风险为主,平台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消费复苏可期。总体来说,今年将会以市场化的方式修养生息,在消费的拉动下经济逐步恢复,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

神爱前:曾经压制股市表现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俄乌战争、美国加息、油气价格等外围扰动因素减弱;疫情拐点、地产趋稳等内部经济改善预期强烈,同时整体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我们相信并期待2023年出现明显的修复行情;具体看,一方面是围绕经济复苏带来的消费医药、核心资产等价值修复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具有独立产业趋势的成长机会。

中国基金报:2023年哪些因素可能会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变量?

姚志鹏:影响2023年市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全球通胀或将长期处于高位,海外市场仍将处于加息进程中,但整体或由紧到松;同时,地缘政治对资本市场的扰动依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

国内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首先,疫情政策优化,有望提振经济,带动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整体消费将逐步复苏。第二,即使经历了年初的反弹,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依然处于底部区域,有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性价比。第三,稳增长政策或将逐渐落地,尤其是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的部署,会使得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行业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王克玉:2023年可能影响A股走势的变量主要有两个:估值修复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估值修复方面,经过连续两年的估值收缩,目前A 股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众多成长型公司回购和长期稳健经营公司提高分红比例的动作,提高了投资者的回报。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方面,我们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非常有信心,实际增速很可能超过预期。

李晓星:2023年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变量是经济触底回升带来的信心恢复。2022年由于信心的缺失,尽管大部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处于预期的上限,但估值的杀跌非常严重。今年如果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估值和业绩的双击值得期待。

崔宸龙:2023年市场的走势还是取决于基本面,无论是消费、医药,还是高端制造、周期等,基本面较好的板块,相比市场整体来说大概率会取得超额收益。因此上述因素变化后,市场的关键性变量在于上述因素的兑现情况,如果超预期则会是正向的推进,反之亦然。

神爱前:经济复苏的强弱与可持续性可能是2023年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性变量。如果经济复苏强度与持续时间超预期,风格会更加偏向价值、消费和核心资产,反之则会偏向成长。从节奏上看,上半年围绕经济复苏相关的品种表现大概率要强一些,下半年随着预期兑现,修复剩余空间不足,成长品种领先的概率更大。

莫海波:2023年在外部加息压力显著缓解后,国内整体流动性环境比较充裕。但核心变量还是两大内需支柱:消费和房地产复苏的力度,如果能够不断超预期,那么A股向上的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打开。

韩创:2023年,政策还是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经济内生增长也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市场可能有两条主线:一是受益于稳增长的行业,另外一条是政策支持的行业。这两条主线也会有交叉的部分,各自演绎。

上涨持续性

取决于经济复苏强度

中国基金报:2023年开年,可选消费、地产链以及科技成长股的估值回升涨幅居前;建材、建筑行业,以及可选消费的线下娱乐、白酒等都有所表现。这些领域的持续性如何?能否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方向?

李晓星:2023年我们更为看好科技成长股。去年很多相关公司其实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但估值被杀得很厉害。如果今年他们的业绩仍然能够维持快速增长,那股价的上涨幅度是可以期待的。

神爱前:2023年经济复苏预期强烈,复苏的确定性较高。在经济复苏预期的带动下,可选消费、地产产业链等行业都有望出现较好的涨幅,这种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前阶段更多的是预期改善下的估值修复。

市场也会出现一些分歧,主要集中在经济复苏的强度和持续性。经济复苏强度与持续性的关键变量在于地产改善的程度,如果改善明显,将打开复苏的空间与持续性。但需要对地产做进一步的观察。

莫海波:这些热点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经济复苏的强度。如果超预期,则上述板块不仅是盈利的明显修复,更有估值的加速修复,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这些顺经济周期的方向大概率能够贯穿全年。而如果经济复苏的力度较弱,那么上述板块的向上空间就有限,行业间的轮动可能比较快。

韩创:地产链及一部分可选消费可能会有比较持续的机会。经济稳增长过程中,地产行业是一个关键因素,股市最为受益的仍然是包括部分资源品、大金融、建材家居、部分制造业和部分消费板块等在内的顺周期行业。

王克玉:可选消费和地产产业链在重要的政策转变之后具备基本面显著转好的机会。前期有一定的前瞻性表现,后期需要产业调研情况作为印证。科技产业是中国经济体系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过去一个阶段受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估值持续回落,在今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具备比较强的反弹动力。

中国基金报:除了上述行业,还有哪些行业或者领域存在机遇?投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姚志鹏: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必然进入一个“重结构、轻总量”的过程。

一方面,内循环对于产业安全、国家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需求,会使进口替代得以持续;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外循环越来越成为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在国际产业中具备比较优势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消费等产业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在这些基础上,相关产业有机会诞生丰富的投资机会与线索。

李晓星:看好的方向包括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信创、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背后的逻辑就是信心的恢复,以及优质公司的估值回升。

崔宸龙:依然看好成长创新领域,包括锂电池、光伏、绿电运营商、合成生物学、创新药等方向。

神爱前:2023年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机会:第一、经济复苏主线:经济复苏带来相关板块业绩的改善,重点关注消费、医药、医美、免税、传媒、建材家居等行业;第二、风光储等泛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整体增速在下移,但估值也已经大幅下降,估值匹配度进入更好的状态;第三、汽车零部件板块:国产车崛起趋势清晰且迅猛,有望带动汽车供应链的本土化,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空间巨大。另外,伴随大宗商品、电池成本的下降,国产车成本压力下降,之前受压制的智能化支出或迎来加速;第四、科技与安全产业链:科技产业链补短板,配合下游景气改善,行业存在一定机会。另外还关注具有经济后周期属性的半导体板块。

王克玉:我们重点关注三个领域的投资机会:数字经济、汽车零部件和前期跌幅较大但具备高成长性的板块。

莫海波:我们觉得上游的原材料有非常大的机会,比如有色、煤炭、钢铁等,因为只要是经济复苏,最终大概率会传导到上游。而且,上游供需格局较好,价格弹性也大,盈利向上的空间可观。除此之外,一些持续高景气的行业,比如军工、TMT等,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风险偏好提升,板块估值想象空间较大,有很大的机会。

一季度或积极布局顺周期

关注美国经济衰退等风险点

中国基金报:一季度是否会针对上述变化对组合进行优化和调整?仓位调整的方向和节奏是怎样的?

莫海波:一季度在顺周期方向上的配置可能会多一些,但同时也会考虑估值盈利的性价比。如果下游涨的比较多,估值优势不明显,就会适当往估值更低的上游去配置。总之,配置的大方向是顺周期,但会考虑性价比做适当调仓。

神爱前:一季度我们的组合仍主要围绕经济复苏主线和成长性产业趋势两个方向布局。后续要观察经济复苏情况与估值修复的程度做相应调整。全年角度来讲,越往后看,业绩兑现与成长性越重要,市场会逐渐由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越往后业绩的成长性越重要。

韩创:一季度组合大部分会延续去年底的配置,因为当时的思路跟现在差不多。在组合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密切跟踪经济实际复苏的进度,以及相关公司的受益程度,进行相应调整。

王克玉:现阶段比较看好数字经济和医药行业,之后会根据对产业链的跟踪情况,关注电子和家居家电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崔宸龙:未来,我依然坚定看好能源革命为主线的投资方向,同时关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大趋势,根据基本面情况对于投资组合进行合理的调整。仓位上会保持较高的权益仓位。当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之下,权益资产的整体吸引力非常强,是布局的好时机。

中国基金报:今年A股市场有哪些潜在风险点?在投资中该如何规避?

姚志鹏:经济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信心与市场情绪的恢复也是逐步的。在防疫政策转变之后,中国可能也会面临其他先行放开国家经历的多轮、逐步减弱的疫情冲击,以及欧美经济下行带来的外需回落压力。所以,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疫情感染周期的干扰、欧美经济的继续放缓,甚至美国也有可能出现的衰退等对外需的影响等,都是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莫海波:A股市场的风险大部分来自市场预期过高而实际基本面跟不上。

韩创:2023年A股的不确定因素,一是海外需求下滑的程度,比如美国经济衰退,但到底是温和的衰退还是超预期强衰退,这对投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需要密切观察;二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力度。我个人对2023年经济复苏是比较有信心的,但也要紧密跟踪数据,毕竟这几年内外部因素对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些冲击,所以要关注经济恢复的节奏。

崔宸龙:今年A股的主要风险点可能来自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年初以来,基本上各个行业都出现了经济复苏预期带来的修复,而等到了需要基本面兑现的阶段,那些基本面并没有如预期增长和复苏的行业,很可能会回到前期的低位。投资中,我们会优先选择行业空间大、长期发展前景好的方向,避免长期空间有限或者存量博弈的行业,尽量避免短期不及预期情况的发生。

神爱前:今年出现大的系统风险的可能性比较低,更多是一些结构性的风险,比如经济复苏的强度不及预期、持续时间不及预期、结构性估值高估、轮动的风险,等等。在具体选股时尽量不特别依赖短期经济复苏趋势,寻找中长期具有成长与空间的行业与个股,以规避短期博弈带来的风险。

王克玉:A股市场要关注的潜在风险包括发达经济体高利率环境诱发超预期衰退、疫情后续走势是否超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等。

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新媒体平台,覆盖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社交媒体渠道, 辐射近3亿人群,海内外400多家财富机构正在关注。独家、深度的财富资讯,尽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机会宝

扫描二维码添加《机会宝》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

英华理财微信号

英华理财微信号

您赚钱,我高兴!中国基金报旗下专注理财的理财君,每天为您提供第一手理财资讯,为您采访各位投资大佬,为您统计整理实用数据.关注我,一起嗨!